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游弥陀寺

(2015-10-11 22:12:53)
标签:

弥陀寺

佛学

鄢陵老张桥

旅游

分类: 原野杂记
http://s16/mw690/001ZmCW5gy6W7XLDD5B0f&690
图2:弥陀寺山门(侧面照)
    最早知道弥陀寺,是从董占永先生的新浪博客里。知道了弥陀寺,就想去看一看,可是时间总是不允,机会总是不济。只好在网上搜关于弥陀寺的图片、文字。不料网上看的越多,就越想到实地看看。今天(2015年10月11日)早上,发下大愿,万缘放下,去了弥陀寺。
    到鄢陵老张桥,已是上午十点多。一路询问,到了山门前,却大门紧闭,不由心头一沉:进不去?向山门前一位摊晒玉米的老兄打听,老兄说:这些天,当地农民占用山门前空地摊晒玉米。寺里体恤民情,便暂时关了山门。进寺可从寺西一小侧门进。
    从西侧门进去,是一院落,南墙一丛翠竹,枝叶婆娑。靠北边的室内悠扬梵音传出,走到室门口看去,原来是寺里的餐厅。几位居士在忙做饭。穿过院落,再通过一道门,便到了接引殿旁。接引殿是弥陀道场的必备殿。虔诚地绕接引殿一周后,就在寺院的各处走走看看。寺院内院落很多,层层叠叠。佛殿往往在院落中间,僧舍围绕殿阁而建。僧舍顶上建有长廊,廊内梁上,绘画精美。整个寺院,复杂如迷宫,绚丽似西方。
    走完寺院的大部分地方,用时两个多小时。
http://s9/mw690/001ZmCW5gy6W82Tuu7u88&690
图3:站在山门门楼东面,看到的山门后第一进院落。通过一楼的圆拱门,可达接引殿。圆拱门上的二楼,写有“鄢陵县佛教协会”和“鄢陵县佛教协会办公室”的两块白色竖牌依稀可见。
http://s10/mw690/001ZmCW5gy6W83xVzXHe9&690
图4:站在山门门楼东面,东北望,长廊两边植两排柿树,柿子发黄欲熟,柿叶变红欲凋。透过廊隙看过去,楼宇高耸,那可不是什么殿堂,而是僧舍。
http://s9/mw690/001ZmCW5gy6W84eIEEU88&690
图5:站在山门门楼西面,向山门外俯看,石狮威武,铁门华丽。
http://s14/mw690/001ZmCW5gy6W84Lugnb5d&690
图6:从山门门楼西面再西行,见一跨院,沿楼梯而下,便穿行在二楼僧舍的廊道里。前方右侧,有一殿在建。伽蓝殿吗?
http://s11/mw690/001ZmCW5gy6W85hJHLQ4a&690
图7:顺二楼廊道北行,从偏门进入第二进院落的南二楼,接引殿赫然入目。
http://s1/mw690/001ZmCW5gy6W85UlTZC00&690
图8:站在第二进院落南二楼中段,凭栏北眺,接引殿雄姿卓然。阿弥陀佛蔼然相对。
http://s9/mw690/001ZmCW5gy6W86l1DVC18&690
图9:看看接引殿前,两侧小亭内的当是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可惜拍的不全。
http://s1/mw690/001ZmCW5gy6W86EV5HGa0&690
图10:站在第二进院落南二楼东段,接引殿又有新视角。
http://s4/mw690/001ZmCW5gy6W873ILqr13&690
图11:重回第一进院落,站在佛教协会办公室门口,南望山门。山门北面,阳光照不到,有些看不清。
http://s1/mw690/001ZmCW5gy6W87uy0qk50&690
图12:这是寺院餐厅后面的院子(接引殿院落的西跨院),当院水池,池上有桥,桥两边是两座假山。这里住有不少居士,三五居士陶然而谈,用佛言法语论说日常。可惜没有入镜。
http://s12/mw690/001ZmCW5gy6W87Z71eX5b&690图13:再北行,通过一门洞,又进入居士们居住的院子,蔬菜、果树茂盛,俨然世外桃源。
http://s16/mw690/001ZmCW5gy6W88elLAPdf&690
图14:从接引殿东边,进入东跨院,楼宇高大,实际上是僧舍。
http://s7/mw690/001ZmCW5gy6W88zFp1Ib6&690
图15:还是东跨院的高大僧舍。
http://s5/mw690/001ZmCW5gy6W88FPo7W44&690
图16:仍是东跨院的僧舍,只不过站在高处看。
http://s3/mw690/001ZmCW5gy6W8CDZvl862&690
图17:僧舍之间,在高空也有平台连接。天街啊。
http://s5/mw690/001ZmCW5gy6W88ZChus44&690
图18:从植有柿子树的走廊南端,向东北看,看到的院落,也是僧舍。北面高楼,内装修雅致华丽,当是贵宾居处。
http://s13/mw690/001ZmCW5gy6W89nQ0Cofc&690
图19:东跨院的外面,是平房小院。僧舍也。
http://s10/mw690/001ZmCW5gy6W89xM0SBa9&690
图20:欣赏一下楼顶走廊梁上的绘画吧。
图22:走廊绘画。
http://s8/mw690/001ZmCW5gy6W8a02wWb47&690
图24:非常喜欢这个走廊,再看看。
http://s2/mw690/001ZmCW5gy6W8a7oEw1d1&690
图25:再换个角度看看。
http://s14/mw690/001ZmCW5gy6W8ad0kGN3d&690
图26:流连忘返也。这个视角曾出现在前边的镜头里。
http://s10/mw690/001ZmCW5gy6W8aGHRih49&690
图27:下得楼来,在最低处,虔诚地面对接引殿
http://s12/mw690/001ZmCW5gy6W8aRVGEHcb&690
图28:一位尼师在给一位游客讲说佛法。因不是在佛堂里正式说法,这应叫做“方便开示”。
http://s10/mw690/001ZmCW5gy6W8b93t0ta9&690
图29:尼师法号叫广根法师,面容清癯秀丽(佛家称此面容叫法相庄严),声音清朗。她说道:
    人人都有佛性,本来都是阿弥陀佛,只是大多数人沾染尘缘,遮盖了自己的佛性,迷失了自我。就像新的衣服,沾染了灰尘,脏了,看不清原来的花型和色彩了。怎么办?洗一洗,把灰尘洗去,露出衣服原来的样子。人学佛,就是把自己的本真露出来,那就成佛了。学佛怎么学?学佛就是要自己的心静下来,静下心才能看清自我,才能还原自我。比如一池清水,水不静,浪涛翻滚,能看到水底吗?看不到。只有水静下来了,才能看得清水底。学佛先念阿弥陀佛,虔诚地念。念阿弥陀佛就是叫自己的名字,就是要把自己的本真喊回来。好好地念阿弥陀佛吧。
      尼师的开示,把念佛法门和禅修法门有机糅合,既契合佛法又有佛理创新。听来耳目一新。
   有缘听尼师开示,当是弥陀寺之游的最大收获。
http://s9/mw690/001ZmCW5gy6W8dLZAgge8&690
图30:走出弥陀寺,十分留恋地回望。
http://s14/mw690/001ZmCW5gy6W8e4QTsVbd&690
图31:仍然不舍,再走到弥陀寺山门东边看一看。
    弥陀寺的建设仍在进行中。接引殿院落后边的院落里,一座大殿正在建设,尚未完工,一居士说那是观音殿。她还说:现有寺院建筑的后边还要立四十八米高的阿弥陀佛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