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即将发生的投毒案

(2012-03-17 16:36:12)
标签:

杂谈

    背景:2006年的一天,某超市的经理接到一个电话,让其去超市门口的意见箱里取信。该经理取信后一看,是威胁一个小时后投毒,敲诈2万块钱。这是个非常严重和紧急的大事,于是立刻报警,并关闭超市。公安局出警后感觉事情很严重,马上做两件事:一是检查所有食品看有无异常,二是让上级来技术人员支持破案。

当天下午技术人员到场。查电话,查录像,查痕迹,化验检验等。我们的工作是立刻对作案人划定范围。经查,作案纸张为21行信纸,该批号的信纸在本市的好几家超市均有销售,本超市也有售,故价值不大。敲诈信直接被投入到意见箱,没有信封及邮路。目前只能根据信的内容对作案人进行分析,并准备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笔迹排查。

http://s11/middle/6ca55297nbb6c450f103a&690

案情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分析作案人的年龄、文化、职业、地点。

首先看文字上,敲诈信的笔迹基本无伪装,说明很可能不是本超市人员作案。文字书写水平较高,几乎无错别字,语言简练,凶狠,应当是男性。几句话能将意思表述得很完整,但行文段落控制不好,每段开始缩进太多。分析应该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但所学专业应当不是文科。

内容上,这么严重的敲诈,仅仅索要2万块钱,说明作案人收入很低,期望值很小,结合文化程度分析,应当是个才走出校门不久的人。以书信敲诈的案子,作案人往往为了壮胆、加重恐吓效果,打着“我们”的旗号,但一般都是一个人。信中给出了工行账号却没有姓名,就是人家愿意给钱也拿不到手,这就涉及到是故意恐吓还是为钱敲诈的问题,结合表达内容分析,应当是新手犯罪慌张所致。文中还提到年轻人最重视的一个节日——“圣诞节”。综合分析,作案人的年龄应当在2124岁之间(正好在出校门、没有稳定收入、还没考虑结婚),无前科。

敲诈信中提到涉及职业的词汇,主要有“鼠药”、“针剂”、“泡菜”、“冰台”。在分析时我们都不知道“冰台”是什么,经询问侦查员再问到该超市经理,才知道“冰台”是超市里卖冷冻食品的敞开式制冷柜台。连我们都陌生的词汇,很显然就是能很好反映作案人职业特点的词汇,作案人应该就是超市工作人员。

最后,作案人是哪个超市的工作人员呢?是不是案发的超市呢?在案件很紧急的情况下,为了加快摸排速度,必须马上加以判断。根据笔迹没伪装,首先倾向于不是本超市员工。再者,像这种敲诈作案,作案人一般不会选择自己的职业场所,一是投毒或其他异常行为容易被别人发现,二是案发后容易摸排到自己。

所以,最后我们给出的分析结论是:作案人男性,2124岁,高中以上大学以下文化,周围其它超市的员工。

破案的结果很戏剧性。当地照相的技术人员观看了一晚上的监控录像,发现了往意见箱里塞信的作案人。看得很熟悉了,正想着怎样截取作案人的照片呢,结果第二天早上上班的路上看到了一个行人很像作案人,扣留后一审讯,果然就是犯罪分子。作案人男,23岁,大专毕业1年,平时表现较老实,在离该超市不远的另外一个超市打工。

从敲诈的金额上往往容易判断作案人的年龄或生活档次。比如一次合肥的敲诈案,作案人敲诈73万。通常总是要凑个整数吧,或者60万或者80万,怎么要个73万呢?我开玩笑说作案人恐怕拿个计算器,把买房子多少钱(那时房子20万就足够了)、家具电器多少钱、彩礼多少钱、零花钱多少钱都仔细算过了,得出的这个73万,反映出作案人很幼稚。钓他取钱的时候,一个大专在校生真来拿钱了,拎了包就走,侦查员都不敢相信,跟他后面跟了很远才抓捕,怕有人出钱指使他拎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