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需要逃命新闻吗?

(2010-11-07 18:16:41)
标签:

猪流感

甲流

健康传播

杂谈

                   我们需要逃命新闻吗?

 

“猪疯了!

这是 2009427的《纽约邮报》头版半个版面的通栏标题,看上去,这是一种世界末日到来的绝望的尖叫。

甲型流感攻陷中国

这是2009512搜狐网首页通栏标题。看上去,中国也逃脱不了世界末日大灾难。

看看这些新闻标题和报纸上的画面,这是自911、炭疽病、SARS以来的最大媒体恐慌。甲型H1N1病毒随着媒体的报道就像一架无法驾驭的过山车,世界各地满处转悠,媒体报道到了哪里,哪里的人们尖叫一声“不好了,猪来了!”, 就像古时候放羊的小孩高喊“狼来了”的传说一样。2009年的中国媒体和世界媒体在甲型H1N1流感新闻报道中是否过度呈现?

通过研究,我们不难看出,新闻媒体这次甲型H1N1流感的过度呈现特点是:(1)狼来了!2)逃命吧!

猪流感新闻的畅销,首先是“猪流感”这个好听的名字。在甲型H1N1流感的最初命名上,德国人称它为Schweinegrippe,法国人称它为la Grippe A;但是,都没有“猪流感“这个名字响亮。最初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2009421报告说,发现两个新流感病毒病例,这种病毒的基因跟猪身上发现的病毒匹配,就称其为“甲型猪流感“。世界卫生组织也不加思考地采用了这个命名。特别是在427的记者招待会上,世界卫生组织流感专家Keiji Fukuda 连续使用猪流感这个词多达 22次。特别是第二天,当一名德国记者问他“猪流感”这个命名是否恰当,这个世卫组织专家说,“这个病毒被证实是一种猪流感病毒。我们没有计划为这个病起个新名字。”但是,来自猪肉界的抗议,特别是当埃及在429屠杀了这个国家全部的几十万头猪后,从430开始,“猪”这个字眼不再出现在世卫组织的文件中了。[i]实际上,迄今没有证据显示,猪把甲型H1N1流感传染给了人,只看到报道说,加拿大一家猪场的一个感染了猪流感的工人把这种病传给了200多头猪。甲型H1N1流感事实上包括来自猪、禽类、人类的基因。病毒不会通过猪肉产品传播,人不会因为吃猪肉感染甲型H1N1流感。美国疾控中心429宣布将猪流感改名为甲型H1N1流感。但是,媒体仍然放弃不正确的命名——猪流感——因为猪流感更煽情、更好记。

尽管WHO等部门已经为猪流感正名,但是在甲型H1N1流感爆发20天后,在google搜索引擎中做一个简单的对比,输入关键词H1N1流感,有7,360,000 个结果,输入关键词“猪流感”,有61,400,000个结果。

在新闻报道的用语上,媒体更多采用的是惊呼“快逃命吧”的新闻语言。当20094月,猪流感在美国和墨西哥传播时,法新社惊呼:“杀手”;路透社惊呼:“前所未有的危险”;美联社惊呼:“致命怪病”;《纽约新闻》标题用语是:“猪流感传开了!”

在报纸杂志的的版面安排上,多半采用“逃命新闻”报道框架。具体可以把这次猪流感的报道分为如下几类:1)头版头条醒目报道。2)头版通栏标题新闻。3)整版猪流感新闻。4)封面猪流感文章。5)网页通栏猪流感标题。6)恐怖的猪流感新闻图像;媒体有没有必要在播放中国内地发现的第一个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的新闻时,把一个监视器中的模糊病人画面鬼一样地呈现给全国人民?7)渲染世界各地的猪流感紧张气氛。8)渲染全国各地的猪流感紧张气氛。9)滚动新闻;连续滚动报道猪流感感染人数和疑似患者人数。10大量报道“通缉”和“抓捕”疑似感染者新闻:发现一疑似猪流感感染者(流感确诊者)、通缉疑似猪流感感染者(流感确诊者)密切接触者、寻找到疑似猪流感密切接触者、隔离疑似猪流感密切接触者(流感确诊者)、被隔离者(住院的流感者)生活愉快健康、被隔离者(流感患者)释放回家;例如,电视播放戒备森严、身穿防化服的的武警战士严防死守北京某处隔离墨西哥人的宾馆。11)逃命新闻框架;如新华社通讯《“感谢祖国!”——包机接滞留墨西哥同胞回国纪实》,仿佛这些同胞经历了九死一生,被祖国从恶魔手中救出来一样,这样的报道语言加重了公众的恐慌情绪。12)媒体戏剧化地报道墨西哥乡下的一个所谓“零号病人”——猪流感的第一个病人;CNN的摄制组在一个富有魅力和性感的新闻记者的带领下,沿着尘土飞扬的乡间路,深入墨西哥农村,寻找这个墨西哥孩子,见到这个孩子时,记者们惊奇地发现他竟然是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不是想象中的奄奄一息的病人。

对于这种逃命新闻学,路透社全球主编Dean Wright 在甲型H1N1 爆发后不久在其题为《流感爆发:走在炒作与帮忙之间》的博客中有这样的评论:“重大的坏新闻意味着媒体受众的激增,坏新闻毫无疑问会增加编辑记者的肾上腺素。坏新闻提供给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走向极端的诱惑。”“问题是,我们媒体人如何确定我们新闻报道的新闻准确和信息充分。一边让我们的报道对市场和消费者的生活带来冲击,同时又不会制造耸人听闻的事件。“我们的作用既不是削弱新闻的重要性,也不是通过夸大,散布惶恐言论,扰乱社会民心。我们要准确地描写究竟发生了什么,其意义和背景是什么。“[ii]

直到目前,中国大陆没有发现一例因甲型H1N1流感病而死亡的。中国有93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但自2009427517不到一个月中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对甲型流感报道总量超过了建国60年来对肝病报道的总合。中国每年死于流感的大约有10万人,平均每天近300人,甲型H1N1流感不过是人流感的一种。很多到医院看过各种流感的人,大夫和病人并不知道这个病人感染得是哪种流感病毒。

究竟是哪些因素引发了这场媒介化大流感运动?什么样的媒体环境造成了“猪流感”的媒体轰炸?为什么那些与我们健康息息相关的疾病, 如乙肝、肺结核、高血压、糖尿病……得不到报道?好的公共健康新闻标准是什么?从新闻报道看,猪流感更像是媒体制造的一场媒介化流感。通过分析这场媒介事件反映出政府议程与媒体议程和公众议程的相互作用,导致这场媒介化的流感恐慌。这场对猪流感的渲染主要来自媒体与政府的联动。政府滚动报告疫情,媒体24小时滚动报道感染和确诊人数。试想一下,如果把乙肝也做成疫情地图,24小时滚动报道今天全球又有多少例死于乙肝,那会引起怎样的恐慌?



[i] Swine Flu Names Evolving Faster Than Swine Flu ItselfMartin EnserinkScienceInsiderMAY 8, 20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