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星与童年经验
(2010-10-23 00:12:54)
标签:
九月占星馆星座占星 |
分类: 占星资料 |
文/沙沙
读苏·汤普金的《占星相位研究》,看到如下几段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都认为自己有某种程度的自由意志可以运用,实际上我们是被各种潜藏的力量所驱动,而且是不太能意识到的。毫无疑问地,这些影响都和童年的家庭背景有关。未来永远是奠基于过去,成年生活的基础都是在早年打下来的,虽然早期的生活很难再回想起来,但追踪早期的历史仍然非常有用。这并不意味童年的历史应该为成年的经验负责,如同占星学家依芙·杰克森所说的,童年历史和成年后的经验“都受到更早之前由星盘象征的因果律的影响”。
换句话说,在我们投生到世界之前,我们已经被预先设定将会以某种方式反应,并因此而招来特定的生命经验。所以童年发生了什么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经验它们和消化它们。早期的经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那时我们仍然是个脆弱的小婴儿,就像泰德·曼所说的:“当我们才两天大的时候,一天的经验就足以代表我们半生。”等我们到了五十五岁的时候,一天里不论发生了什么事,都会像大海里的一滴水珠那么微不足道。
不论这类情况背后的哲学是什么,很少有心理学家认为早期的创伤不会延续到后半生。观察本命盘会让我们更清楚早期的心理创伤是什么,背后的原因为何,对目前有什么影响,以及为何我们会作出特定的选择。这些认识会使我们在未来更有选择的自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般论述,大致可以说明占星学对于童年经验的看法。如作者所说,大多数心理学家都非常强调童年经验。对此我一度有过怀疑:那些混沌的岁月,真的可以左右我们的一生吗?而占星学的宿命论观点则在某种程度上为这种说法提供了信服力:如果童年历史和成年后的经验都受到同样的星盘、同样的因果律影响,那么它们也一定是一脉相承的。
即使暂时不理会宿命论,我也认同这样的说法:“童年发生了什么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经验它们和消化它们。”比如对于一个金土有困难相位的人来说,他的生命注定要用来体验有关爱的议题:如何表达爱、如何对待别人的爱。土星会让金星产生一种不由自主的恐惧感,筑起一道沉重的围墙,使金星变得迟疑和笨拙,无法自由自在地挥洒魅力。这样的经验在成年之后会逐渐清晰,而在童年时期,同样的困难虽然存在,但盘主无法清晰地表达,旁人也难以观察得到,因此,与金土有关的阴影便在内心留了下来。
所以我一直以为,占星对于儿童教育十分有用。在孩子还没有能力说出自己的困难时,父母就可以从星盘上看到孩子内心的困境所在。还是拿金土的例子来说,如果引导得当,可以有效减弱甚至击退土星带来的挫折感和过度防卫,而发展出土星沉稳、认真、富有责任感的正面特质。至少,可以让孩子从小在爱的问题上没有恐惧。而对于成年人,理解星盘则是一种看透童年迷雾的途径。我们当然无法还原真实的事件和情境,但至少可以由此看到自己内心已经留存了怎样的经验。星盘是一种认识自我的手段,而认识自我,正是为了与自我和解,并活出全新的生命面向。正如苏·汤普金在另一本占星书上所写的:“在生命的地图中,发现属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