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望两千多年前的战火烽烟——对《诗经》中战争徭役诗的感悟【卢冉】

(2010-10-31 16:06:45)
标签:

杂谈

分类: 古文学

   

    http://s14/middle/6ca0aa27t93e53ef8cc5d&690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诗经》占有崇高的地位,它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杰出的艺术成就,屹立于二千五百年前那个特定的时代所能达到的历史高度,也理所当然的成为后世诗人和作家崇奉、仰慕的典范。在《诗经》中,我们可以读到两千多年前的爱恨情仇、伤乱抒愤、讽喻怨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一切,而其中的战争徭役诗更是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感悟。

     战争,已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在战争中,有多少人含泪奋战,又有多少人无奈感伤,如果可以,我们多么希望一直安宁和平下去,这大概是人们从古至今一直在追求的吧。而读过《诗经》中的一些作品之后,我的感悟更深了。那时诸侯兼并,战乱频仍,统治者驱使人民背井离乡服役征战,以致田园荒芜,妻离子散,人们遭受着深重的灾难,多少人渴望着和平,渴望着归家。
     读过《诗经》中的《东山》,体味着那“我徂东山,慆慆不归”的久征难归的心情,感受着那“我东曰归,我心西悲”的渴望归家的悲伤。这首《东山》描绘出了出征三年后的士兵,在归家的途中悲喜交加,想象着家乡的境况和回家后的心情,全诗曲折动人,每一章都能表达出细腻复杂的感情。第一章中“制彼裳衣,勿士行枚”等让我们体味到士兵终于能脱下戎装得以归家的喜悦;第二章中“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等让我们想象出家园荒凉破败的景象;第三章中“洒扫穹窒,我征聿至”等让我们感受到妻子准备迎接他归来的期盼;而最后一章中“之子于归,皇驳其马”等更让我们体味到士兵对新婚时幸福生活的怀念和对妻子的想念。整首诗既有对归家后与亲人团聚的幸福憧憬,也有对前途未卜的担忧。诗中把现实和诗人的想象、回忆结合在一起,运用情景交融等抒发出作者对战争的厌倦,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在《东山》中,我们读懂了人们的厌战和思乡,也读懂了人们的内心世界。
    《诗经》中的战争诗,总会充满忧伤的情绪,就如《采薇》。《采薇》是出征猃狁的士兵在归途中所赋,他追忆着征役的劳苦,战斗的激烈,思乡的心绪,充分表现了久离家园后痛定思痛的哀怨。诗中第一章写出岁暮时节为防御猃狁,长期征戍的战士仍不能归家,二三章写出戍守的居无定所以及种种饥渴劳苦的情况,第四五章描绘出频繁的战争与紧张的军旅生活,第六章写归途景物和来时风光。抚今追昔,黯然神伤。读过章末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后,我们更深刻的体味到了“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感觉。全诗对敌人的痛恨之意和思乡自伤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诗经》中的战争诗虽然多是厌战和渴望和平的作品,却也有从正面描写天子、诸侯的武功、充满乐观精神的作品,如《江汉》《常武》,然而,这些充满乐观精神的战争诗占少数,在此就不谈论了。
       战争,徭役,这两者似乎总是在一起的,而《诗经》中的徭役诗,总是充满着对繁重徭役的愤慨厌倦。如《鸨羽》一诗,写出人民应征服役,破坏农业生产,父母无人赡养,充满苦难,怨恨之极而呼苍天。但是,征役带给人们的,不止是服役者的痛苦和不满,更引起了思妇的哀歌。就如《诗经》中的《伯兮》和《君子于役》。在《君子于役》中,全诗短短两章,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吟叹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融合,以思妇的口吻抒发了对征役的不满,黄昏时,牛羊等禽畜都按时回家,而自己的丈夫却不能回来,在田园牧歌式的农村小景中,渗透了思妇的无尽相思和悲哀。在《伯兮》中,第一章写魁梧的丈夫手执武器,“为王前驱”,前往东方打仗,后三章写妻子的思念,深刻的写出思妇内心的痛苦,由于想念远去的亲人而无心打扮,想得头痛,想得患了心病,感情真挚,层层深化。总之,《诗经》中的这些徭役诗,生动的表达出了徭役带给服役者的痛苦和带给思妇的悲伤,让我们感触颇深。
     读过《诗经》中的作品,我们才深刻的体会到两千多年前人们的内心世界,而如此多的战争徭役诗,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两千多年前那战火烽烟所带来的一切。战争,徭役,这两者的存在让多少人痛苦悲哀,又让多少人无奈愤慨,我们都渴望安稳的生活,不想象两千多年前那样战火弥漫,征战不休,我们每个人想要看到的,是一片和平与安宁的世界,一个温馨的世界。
     《诗经》让我学到了很多,其中的优秀诗篇更是深入现实人生,那些精妙的艺术构思,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比兴的表现手法,生动精练的语言,和谐的节奏和韵律等,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那些战争徭役诗中的思想感情。回望两千多年前的战火烽烟,对战争徭役诗的体会,会一直深入下去。
回望两千多年前的战火烽烟——对《诗经》中战争徭役诗的感悟【卢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