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对照(Benchmarking)
(2010-09-21 23:23:50)
标签:
pmp标杆分析标杆对照项目管理项目质量管理质量规划教育 |
标杆分析法(benchmarking)就是将本企业各项活动与从事该项活动最佳者进行比较,从而提出行动方法,以弥补自身的不足。benchmarking是将本企业经营的各方面状况和环节与竞争对手或行业内外一流的企业进行对照分析的过程,是一种评价自身企业和研究其他组织的手段,是将外部企业的持久业绩作为自身企业的内部发展目标并将外界的最佳做法移植到本企业的经营环节中去的一种方法。实施benchmarking的公司必须不断对竞争对手或一流企业的产品、服务、经营业绩等进行评价来发现优势和不足。
Benchmarking法起源于Xerox公司,施乐曾是影印机的代名词,但日本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勤奋不懈地努力,在诸多方面模仿美国企业的管理、营销等操作方法。日本竞争者介入瓜分市场,从1976年到1982年之间,占有率从80%降至13%。施乐于1979年在美国率先执行benchmarking,总裁柯恩斯1982年赴日学习竞争对手,买进日本的复印机,并通过“逆向工程”,从外向内分析其零部件,并学习日本企业以TQC推动全面品管,从而在复印机上重新获得竞争优势。
标杆对照的对象可以是企业的竞争对手、行业内外的一流企业或者是跨行业的最佳实践。它的对照层次也可以分为战略层、操作层和管理层。
在项目的质量管理中,通常会采用标杆分析来规划质量。它是将实际或规划中的项目实践与可比项目的实践进行对照,以便识别最佳实践,形成改进意见并为绩效考核提供基础。通过与可比项目特定方面最佳实践的比较,也可以制定项目的质量标准。该方法既可以用于产品,也可以用于过程;既可以在组织内部实施,也可以在组织外部实施。
其一般步骤为:
- 计划--确定要进行benchmarking的具体项目或内容,并为所比较的内容收集数据。
- 分析--确定比较的最佳组织(行业内的或行业外的),分析本项目和可比项目的数据。
- 目标设定--通过比较找到差距或者以往项目最佳实践,设定行动目标,并将行动目标体现在相关计划中。
- 实施--执行计划比跟踪执行的情况,如发现偏差,提出变更,持续改进,直到达到预期的效果。
根据以上对标杆对照的解释,我们看下面的一个练习--
以下关于标杆对照的说法都是正确的,除了:
这个题的正确答案是B,可比项目可以使同一类项目,也可以不是同一类项目,只要它们的特定方面有可比性就可以拿来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