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 |
分类: 优秀球员 |
上周,澳大利亚球手贾森-戴伊在鸽子山球场五天的比赛让人印象深刻,但是在12个洞领先3洞的情况下,澳大利亚人却未能在18洞终结法国人杜比松。当然杜比松两个在艰难球位不可思议的击球让他在战斗中坚持下来。但戴伊本该能够让胜利的欢呼来得更早一些。
的确,从美巡赛获胜场次来看,你很难联想到这是一名能够有较好前途的球员,距离上一次胜利还是3年前的拜伦尼尔森锦标赛。其实,你仔细查阅他的参赛履历会从中发现,澳洲人的成绩还是可见一斑的。戴伊已经参加了13场大满贯赛,六次获得前十名。去年,他和同胞斯科特是唯一在当年三场大满贯赛中都排名前十的选手。
去年戴伊在美国大师赛获得第三名,2011年他落后舒瓦泽尔获第二名。那一年,他在美国公开赛获第二名,尽管落后麦克罗伊8杆。可以预见,随着美国大师赛临近,戴伊的名字一定会被时常提起。三年内两次获得第二本身就是话题,更何况现在他又多了一个世锦赛胜利。
简森-戴伊拥有较为厚实的肩膀和粗壮的大腿,资料显示:他身高6英尺(183厘米),体重195磅(89公斤)。所以在击球、触球的方面有着过于常人的优势。下面我们就让我们跟着这位新科世锦赛冠军,来学习击球吧!
首先,不要使事情变复杂。这是一直以来我信奉的,也是我的挥杆体系的核心观点,我想你能够做到在使用一号木时不让自己的脑袋发热。你需要做到的是:用力挥杆不代表球会被击的更远,相反的,把注意力放在一些基础动作上,例如握杆、站姿和重心转移等,这样你反而能更专注的击球,下面看看我是如何做的。
正确的站姿
我的握杆和站姿是第一个关键,杆面指向目标,左肩稍稍高于右肩,这样做能使我有一个好的触球位置。中性的握杆为左手在击球过程中保持正确的路径提供了可能。
更宽与更稳
在我开始上杆时,我会想象着我站在一条铁轨上,我的杆头在外侧轨道运动,而我的头则处在内侧轨道,两者协调运作。而左手则尽量伸直,尽量拓宽挥杆半径,半径越大,我所积蓄的力量也就越大。同时,我努力地使身体重心降低并且保持下身稳定,尽量不使自己的左膝远离目标,同时右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不让自己在上杆时摇摆。(简森的一号木杆头速度超过120英里/小时)
曲中求直
我喜欢打出一些带有小左曲或者小右曲的球,因为这样能帮助我更好的理解如何击出直球,换言之,你想找到中间就先得分清左右。另外一个打直球的要诀就是将球杆和身体视作一个整体,千万不要想着“我要用杆去击球”,而是认为球杆和我的身体是一个挥杆单元,是一个整体,我是在用我的身体去击球。
完成击球不代表完成挥杆
“完成击球并不代表完成挥杆”,还记得上面提到过的拓宽挥杆半径吗?那是在上杆时我所做的,而在击球完成后也是同样的道理,你依然应该保持加速。我见过太多业余球手完成击球后就不管事儿了,这样的话永远只能做一个击球者,而不是挥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