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初春的窗前望你
文/君阁文韬
站在窗前望你,
在窗格的背后,总有个设点,
我在窗格之外,
你在春天的路边!——
像一只路过的蜻蜓,匆匆点中水面,
难掩身材的轻盈,宕开的漩,净胸微掀,
打湿梦的桨声,一艘小船儿一往眼里漂移;
像一朵花放为诗,低头和仰视都一样沉醉,
不是一幅轻薄的漫卷,而是托起明月的青灯,
使人目不转睛,比过晚霞壮丽燃烧娇小的躯体;
像一只黄莺,雀跃抒吟,弹树,凌空而飞,
摇下胜似一切的发音,使人有了起初的听觉;
像一滴晨露,惊动了青草慵睡的样子,
隐身之水,感觉的流动,润物的真实,
使人收集嫩绿的机锋及一朵晶莹的形体;
遥想两睫的语营,漫过双肩,
以瞬间的瞩目,慰久诗心欢悦;
不去翻开零落的层次,
唯将灵魂不泯的春色洞悉;
相望高山流水,
走在生命的春天。
说句实话,我与君阁文韬的认识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的联系所致。认识他我很庆幸,因为首先他是一位诗人,更确切的说,他是跟我一样的诗歌爱好者,抑或书写者。他大度,洒脱,豪放,具有独特的灵气和清秀。这抑或和他所生长的环境有很大的关联,他是在我见过的所有的诗歌爱好者中,真正能称得上诗人的一位!
他的诗歌作品,有着独特的灵性,读着会给人一种轻柔曼妙的舒服感,以致让人陷入深思。对于一首真正的诗歌来说,我觉得不仅要需要真实而又饱满的感情,而且更需要能使人悦目的色彩,格律,音律以及修辞。但诗人君阁文韬真正的做到了这一点,我觉得这是难能可贵的。
就说这首《站在初春的窗前望你》吧,诗人在诗歌的一开头就写到了一个“你”,这个“你”或许是现实的,抑或是虚拟的,不管怎样,诗人对这个“你”是有爱的,所以才站在初春的窗前望你。我们还可以这样想,这个你只有在春天里存在,诗人怕错过了,显然有些迫不及待。
紧接着诗人写道:“你在春天的路上”,在这里很显然诗歌中的这个“你”是有生命的,有灵魂的,有血液的。而且是温柔美丽的,她可以是作者的心上人,也可以是生机勃勃的春姑娘;在我看来这个“你”是整首诗歌的活的灵魂,是整首诗歌的生命。
接下来,诗人运用一系列的修辞手法,将这个“你”加以色彩上的和具体上的活化,连续四节运用“像一......”这样的句式,灵活了诗歌的韵律,更加的突出了这个“你”的活灵活现。使得更加的生动具体。
当最后诗人完成了,这些意象构架下的这个“你”后,才轻轻地舒了一口气。接下了诗人与读者一样,都要去洞悉那个温柔美妙的“你”,此刻,我没且不管她是谁。
我总是觉得,美妙的诗歌抒写的虽然是瞬间的感受,但总能留给我们永恒的享受。君阁文韬的这首诗歌是这样的;虽然他在遣词造句上还是有些单薄,但我相信这只不过是暂时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