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师延峰教学反思之六——示字旁和衣字旁辨
(2011-05-12 08:43:57)
标签:
转载 |
尽管只是一点点成就,但也算授之以“渔”
学生在默写唐朝诗人常建的诗歌《题破山寺后禅院》时,有很多同学把“禅”字的“示”字旁写成了“衣”字旁,更不可思议的是学生偏把“初日照高林”的“初”字写成了“示”字旁。我就把写错的同学专门找来,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写,并让他们订正抄写几遍。可到听写《山中访友》一课的生字词时,很多同学继续把“禅心”一词中“禅”写成了“衣”字旁,我又让他们订正。到了《金色花》一课,学生写“祷告”一词时继续错……
有道是:事不过三。一看到学生这样的写法,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可我生气发火有什么用呢?他们写错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区分不开“示”和“衣”嘛?迷茫中突然看到了同事还回来的《汉字源流字典》,翻开看了看“示”“衣”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才发现“示”和“衣”很好区别,因为“示”上面的一横表示“古代祭祀时摆的牺牲之类的东西”,下面相当于是一个三脚架或桌子。而“衣”就是上衣的象形字。于是我就给学生讲了这个区别,我就说凡是和宗教活动有关的我们就用“示”字旁,和衣服有关的我们就用“衣”。学生对这些简单的甲骨文还是比较有兴趣的,或许是他们在文学欣赏课上或是劳技课上有所接触,反正他们很容易记住的。自此,我几乎没有发现我的学生犯这样一个简单而又似乎不可避免的错误。
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把学生经常犯的一些比较普遍的错误综合起来进行思考,进行仔细具体的分析,没准会找到既简单又有效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再一次犯同样的错误,也可以说是教给了他们一种学习的方法或技巧。就这个问题来说,成绩虽然很小,但也是一个授之以“渔”的典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