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媒体都在纷纷报道房价出现的下跌。于是,房地产业的“拐点论”也随之出现。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1月房价数据显示,全国70个纳入统计范围的大中城市新建商品房价格环比全面停涨,价格下降的城市达到48个,持平的则有22个,40个出台商品房限购政策的城市房价平均下跌0.17%,没有一个城市出现环比上涨。同时,二手房平均价格指数同比也首次出现了下降。
如果这些数据是真实的话,那么,1月份全国70个城市房价,只是由过去的“涨停”变成了“停涨”。那么,未来这些城市的房价是继续下跌?还是转变为有涨有跌?或是报复性反弹?这些疑问一旦存在,“拐点”何在?
所谓拐点,是指事物或一个行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转折性发展趋势变化。从房地产市场来看,拐点首先反映的是房地产这个行业(或市场)的转折性发展趋势变化,而不仅仅是楼盘价格停涨。
中国房地产业拐点的出现,必须出现两大标志:一是房地业洗牌;二是房地产业从暴利行业中出局。
在中国的国情之下,如果依然按照完全市场化的思路让房地产业任其自由发展下去,“拐点”难以出现,崩盘却是必然。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一个行业离不开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关系,而且这种矛盾关系的紧张程度是由稀缺性的程度来决定,稀缺性越高,供需矛盾就越尖锐。当房地产成为一个市场的时候也不例外,尤其在中国更不例外。中国本来就存在着人多地少的尖锐矛盾。并且,土地的稀缺导致房地产业生产的房屋产品的稀缺性在未来五十年内无法改变,尤其是快速发展的城市化提出了更多的住房需求。未来二十年内中国将有三亿左右农民进入城镇;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可能达到60%左右。所以,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产生了大量住房(不等同购房)的需求;这种需求是刚性的,不会因为价格的高低而受影响。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自住与投资满足他人居住的购房需求将持续的保持增长。如果完全按照市场化的变量来分析,目前的房价涨停只是一种假象,不仅没有出现“拐点”,而且还蕴藏着强大的反弹力量。
未来房地产业“拐点”的出现,必要的因素很多,但决定性因素只有三个:一个是保障房或低价房的大量供应,挤压商品房市场。另一个是维持现行的房贷政策不变,让其资金链条陷入危机状态,促使房地业洗牌,促使房地产业从规模中获利,而不是从高房价中获得暴利。再一个是不仅要持续限购政策,而且还应出台限价政策,这不仅是遏制投机炒作行为的需要,而且也是我国国情所决定的,而且限购限价政策应当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在任何国家,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稀缺产品,限购限价都是必须要采取的措施。这三大因素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弱化。否则,房价必然会出现报复性反弹,前期的调控成果将化为乌有,甚至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这就意味着目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仅不能变,而且还要继续强化。
中国房地业拐点的出现,对于全体中国人而言是福,而不是祸。因而,我们也期待着房地产业拐点的出现,使其能够健康发展,造福中国人民,真正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理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