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乳制品监管不合格率黑心杂谈 |
分类: 时评 |
据媒体报道:到3月底,全国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生产许可重新审核工作已全部结束。全国共有643家通过了生产许可重新审核,通过率不到55%。另有107家停产整改,426家未通过审核,145家婴幼儿配方乳企通过率不到八成。
遗憾的是这骇人听闻的数字却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也许是中国人的生命不值钱。试想,45%的乳制品企业不合格,那就意味着有大量的不合格乳制品进入市场,而这些不合格乳制品究竟不合格到什么程度?对人们的康健尤其是对婴儿的健康究竟产生了多大影响?不得而知,这太令人可怕了,这实际上是中国人在集体进行自我谋杀。
那么,究竟谁来为此负责?是那些黑心企业吗?
关系民生和中华民族未来的乳制品企业不合格率应时刻保持在零,但不合格率竟然达到了45%。那人们就要问:监管部门平时都在干什么?为什么非要搞运动式的监管?监管部门是否存在渎职行为?是不是要问责监管部门?这些问题都被忽略了,都在情理之中了,可怕也可悲。
当然,我们要谴责那些拿人的生命当儿戏的黑心乳制品企业。不可否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有黑心企业的出现。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监管部门。所以,问责的首先是监管部门,而不是那些黑心企业,如果监管部门的监管到位,就不会出现那么多不合格的乳制品企业。
在人们的过往记忆中,食品事件频频发生,什么性早熟事件,什么三聚锖铵事件,如此等等,最近又出现了双汇事件,相关企业虽然处理了,但黑心企业依然是前扑后继的出现,什么原因?就是没有问责监管部门。因此,一旦什么地方的乳制品企业不合格,首先要对渎职的监管部门进行问责,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乳制品企业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