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葡萄酒生涯(翻译稿)(一)

标签:
时尚 |
分类: 葡萄酒生涯 |
这是Gerald Asher同志1983年写的书。我读了颇有感触,现在正好自己没有时间、灵感写博客,就把这本书里对葡萄酒行业人员有用的章节翻译一下。
以上。
当年(1947年左右)我在伦敦求学的时候,白天研究伊丽莎白时期的剧本,晚上5点到7点,则在一家葡萄酒专卖店里做兼职。那个年代,牛肉配额还只是一周8盎司(战争等供应短缺时期政府给予的配给量。。。大家估计都没有这个经历。。。那可是刚刚结束二战啊),或是其他少的可怜的粮食。因此,葡萄酒是补充体力的一种重要替代品
–
至少当时的人们都这样认为,因为,每天傍晚,店里最畅销的是半瓶装Beaujolais,大多是单身女士们购买。
我在这家店里做了还不到一周的时候,有天下午我刚到岗,经理就告诉我,店里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我们Beaujolais酒的供应商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就擅自将1947年份更换为1949年份。因为怕熟客不接受这个年份的酒,所以经理吩咐我,凡是我知道的熟客,都可以免费获得一瓶半支装Beaujolais。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让我将1947与1949两个年份的酒对比着尝了尝,这样我才能够有信心的向客人保证:1949虽然不一定比1947更好,但也不差。比较一款酒与另外一款酒的品质差异,这对当时的我来讲,可是一次不寻常的体验。虽然其他人会有更离奇的方法找到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职业生涯,这次经历却让我找到了我的。
不久,我就换了另一份工,是Pall Mall街一家很大的伦敦葡萄酒进口商。(作者虽然没有说公司的名字,但我100%确定,这肯定是BBR。这条街,我走过不知多少次了,没有其他葡萄酒公司)。我的职责是检查回收木箱上的号码,核对赊销与总账本上的记录。与现在人们使用纸箱、电子记录相比,这份工作单调的让人无法想象。邻桌库存管理员的工作因此让我羡慕不已,因为他只需要每月到酒窖一次,确保库存与账目一致就行了。时不时我听到他在电话上或是与酒窖总管商量事项,或是与总经理汇报差额的,而且他总有这么个习惯:为了避免误解,他故意改变一些葡萄酒术语的发音。比如:Vosne-Romanee故意发成Vozny-Romany;Pauillac发成Polly-Ack;Pouilly-Fuisse发成Pussy-Fussy等等。
http://s10/middle/561d6ce3g98b04a21e2a9&690
(Berry Brothers & Rudd, 我心中曾经的麦加。。。位于No.3,St. James Street)
公司里的小年轻可以任意品尝品酒室里打开的酒。虽然我确定公司里的女生也有这个权利,但没几个女生会去品酒 – 这是值得理解的。(当时的英国女生居然不喝酒?这可与现代街边酒吧每天傍晚下班,脱了鞋,狂放赤脚喝啤酒的英国女生相去甚远。。。)
具体是怎么一回事,我也忘了,反正后来我被任命负责品酒室,接着也被允许在例行库存检查的时候默默的做一名学徒,品鉴新品,检查退货。但是这样的日复一日去品尝多种多样却没有联系的酒,无论好的还是坏的,与其说是品酒学习,不如说是品酒经历。因为面对这么多不同的酒,我自己很难对葡萄酒世界有个整体感觉,也很难建立系统的品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