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学媒体运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2011-03-20 14:48:52)
标签:
杂谈 |
摘要: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避免传统教学中的诸多弊端,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革教育模式、推进教育现代化、开创教育新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正产生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校是以培养一定专业技能为重点的职业教育中心校,合理广泛地运用现代教育教学媒体对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很重要。然而我校现代教学媒体的现状与运用效率存在很多的问题。我对本校教学媒体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现以调查结果为依据,对我校现代教学媒体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并给予一些探讨性建议:希望我校能成立专门的现代教学媒体管理机构,添置必要的现代教学媒体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鼓励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字:教育技术
一、基本理论
1、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2、教学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包括幻灯、投影、视听以及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等硬件和软件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主要应用于以教师为主导的班级授课环境中,教师的工作是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的特征来设计教学模式、教学策略、选择和开发相关媒体、安排相应教学活动,并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现代教学媒体作为教师的辅助手段而存在,它为学习者提供直观、逼真、生动、有形有声的视觉表现和听觉表现,能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融合为一体,使学习者容易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有利于学习者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二、在教学媒体应用方面我校存在的问题
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教学媒体具有传统教学媒体和现在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所以多媒体计算机无论是对辅助主导——老师的“教”,还是促进主体——学习者的“学”来说,都能提供强大的支持。特别是在以学习技能为主要学习目标的职业教育学校,现代教学媒体在专业技能课堂上提高最终教学效果将发挥尤为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很多学校已有运用,在我校也有相关的实践,但其中存在着认识上和应用中的一些偏差,对现有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效果令人怀疑,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水平也令人怀疑,不合理地使用现代教学媒体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应探索积极有效的对策,根据社会需求和具体条件的不同划分不同的媒体运用层次,采用不同的媒体运用模式。根据本人对我校教学媒体的现状调查就教学媒体的应用谈一谈我校在教学媒体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根据初步调查,近几年我校在籍学生人数约为3000人,现有班级50个左右,开设专业12个,规模较大,学校的教学媒体设备人均占有率太低,基本情况如下:
首先是设备配置率低。我校现有教学媒体如下:幻灯机2台(已坏),投影仪5台(坏3台,另两台长时间不使用),视听设备2台(仅用于唯一的阶梯会议室中),语音室和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各有一个(语音室无相关的语音教学软件,硬件设备损坏严重;电子阅览室无电子图书馆资源,没有相关的硬件软件数据服务器),多媒体教室有3间(其配置简单现已经坏一个多媒体教室,无相关的教学软件)网络教室——机房现有五个(能正常使用的只有两个),以计算机为例现在的计算机与在校学生比例约为1:20,而且其中有近三分一的配置情况已经较低,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环境需求,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我校的教师尚未配备笔记本计算机,作为学校教学媒体的共享资源、传递网络(校园网)使用频率低。
其次,是使用效率低。目前的电脑教学仍以教师操作、学生观看大屏幕为主要形式,远未开发其强大的网络功能、超文本功能和交互式功能。对于现代教学环境建设,我校经过四、五年的努力,现代教学环境大大得到改善,靠大量资金投入建设起来的教学系统,有许多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有一部分甚至是为达标、装门面而建成的,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尤其是校园网,这几年学校花费可观的资金建立但很少真正用起来,能发挥效益的时候不多,浪费非常严重。很多的专业课程的学习需要多媒体教学手段相辅助,才能达到轻松完美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机电专业中的机械原理课程上很多的机动原理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易或者是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能做出相应的教学软件(课件、动画)将在这门课中提高教学效果发挥重要的作用。从多媒体教室使用记录统计上看,上公开课的约占90%,机房和多媒体教室只是作为教师上公开课的表演舞台,平时很少应用于平时课堂教学,造成设备浪费,教学效果的低下,教育技术设备如同虚设。
再者,使用达不到既定效果。很多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只是把教科书上的内容原搬到PPT上,上课的时候就是把那几张PPT翻来覆去地放,没有很好地做多媒体教学系统设计,没有发挥出多媒体的图声并茂,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多媒体刺激效应。从而即使使用了现代教学媒体也达不到应有教学效果。此外,学校尚无专门的管理机构和技术娴熟的管理人员,这也是制约设备使用效率的因素之一。
2、只注重表面硬件,忽略内部软件资源
信息技术建设,被理解成就是要购买多少台电脑,建多少个机房和多媒体教室,在网络兴起后,铺设光纤、建设校园网就成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具体实施方案。硬件添置动辄几百万元,而软件投入几千元却舍不得。专家提醒:网络化仅仅是信息化的表面形式,内部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和方便快捷的获取方式才是信息化的内容和实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比校园网的建设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信息是通过各种教学软件在教学媒体中运行而传播给学生的,在一定的教学环境条件下,教学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软件的质和量,只有质量高、数量足的教学软件可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并与教学系统环境相协调时,才可能产生好的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我校自主几乎开发不出足够的适合教学使用的各种软件。教育软件少得可怜,即使有也是题库型、练习型、强化型,教学软件的不足已严重制约了我校教育技术的发展,在这方面的投入需要学校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3、教学的主导不会“导” ,主体的学生不知怎样“演”
美国人这样比喻信息技术服务于教育这件事:他说,教育信息化相当于一个三条腿的小板凳,其中一条腿是设备,一条腿是教师,再一条便是好的资源。有了三条腿,就是板凳,可以坐,少了一条腿,就不成其为板凳,而只是木头或材料。
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制约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是关键之中的关键。良好的硬件设备初步具备,学校也不乏购置软件的资金,可学校的老师们特别是老教师迟迟难以应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只是用作为创示范、重点学校的筹码以及供其它学校学习观赏的展品,在设备的投入与转化为相应的产学研成果上成效甚微。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需要广大教师的参与,教学课件的制作并不是计算机教师一个人的事,教材的收集、脚本的编写,课件的成形和使用,都要任课教师来完成。任课教师只有将先进的教学思想,独特的教学风格,融入课件之中,合力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把课件应用得灵活自如,课件效果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信息技术的应用虽然已经成为现代教师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并进行了考核,但很多的教师只应付考试,不注重应用,造成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都不会,更不谈如何使用先进的教学媒体来实现现代教育模式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了。尤其是在以培养技能为本位的职业学校教师更应注重这些方面技能的培养。
(二)、问题的原因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近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认可,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但毕竟还处于摸索阶段。观念上相对滞后,技术培训没跟上及上级相关行政部门的一些欠妥的措施,造成了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误解、偏差。总体来看,我校主要有以下及方面原因:
1、思想认识上的原因: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缺乏科学的认识;
2、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学校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技术娴熟的管理人员;
3、投资方面的原因:教学媒体设备置备率低、使用率低、使用效果不佳;
4、课堂评价标准上的原因:把是否应用了现代教学技术作为评比条件之一并加重权重比例;
5、师资培训上的原因:领导、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认识程度不深、培训滞后、技能偏低。
三、问题解决的建议
1、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培训专业管理人员
根据教育技术职业人员教育技术素养标准,学校应该有一支强干的教育技术队伍,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有限资源设备,让其发挥较大的效能,既要有先进的设备,又要重视相应的人才和管理,有了新进的教学设备,没有高技能的教育技术人员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再好的设备也不能发挥其应用的效率,建议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现教中心(教育技术中心与网络中心)负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教学设备的管理、使用与维护及其使用培训;校园网的维护;校园网站教育信息资源的收集、管理与维护更新,创建校园教育教学管理信息资料库;办公自动化行政管理等,为管理、教学、研究服务,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提高教学媒体设备配置,增加数量
近几年我校在籍学生人数约为3000人,现有班级50个左右,中等职业专业12个,规模较大,然而这样一个规模的学校的教学媒体设备人均占有率太小,以计算机为例现在的计算机与在校学生比例约为1:20,而且其中有近三分一的配置情况已经较低,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环境需求,因此关于设备配置及数量建议如下:
(1)、建议对现有的设备进行维护升级以方便教学使用,另外再添置至少200台计算机设备,提高学生人均占有率,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学到更多更高的专业技能,提高教学效率。
(2)、为切实普及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建议教育部门领导为我校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师每人配备笔记本计算机,此举虽然投资较大,但这对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教学质量会有显著效果,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以培养技能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学校,提高教学效果的潜力更大,所以投资较大也是值得的。
(3)、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是现代教学媒体典型代表之一,我校的教室中安装率为4%,而且经常出现因配置过低等原因而无法正常使用,建议在教室中安装简易多媒体系统(投影机和银幕),这项投资不大,收效明显。为教师能方便熟练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平台。
(4)、在校园网络系统方面,学校尚独立的服务器和较稳定的宽带路由器,建议添置WWW服务器、和FTP服务器完善校园网结构,为管理、教学、办公服务;配备性能较稳定的宽带路由器,升级网络系统提高网络利用率。
3、提高设备使用率,增强使用效果
实践表明,在职业学校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的教学上,应用大量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就会感到自信和舒适,就能更积极地在教学中使用教育技术。不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还能减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劳动量和压力。然而从多媒体使用记录上看我校仅有两个多媒体教室没有充分地得到运用,正常使用率很低且几乎都为公开课而准备,建议学校建立奖励政策,鼓励教师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对在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给予奖励。
此外,我们还发现部分教师即使使用了多媒体也达不到既定教学效果,建议教师能够认真地做好教学设计灵活运用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多媒体刺激效应,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教学重点和难点,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4、建设资源库,共享资源
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是学校,特别是职业学校提高教学效果的宝贵财富。建议我校由现教中心负责规划建立软件资源库,为学校的管理、教学、研究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资源可由现教人员从Internet上及时下载并重构建符合我校的各专业信息资源库,也可由来源于现教人员和各专业专任教师研究制作,鼓励广大教师自主设计、搜集资料、开发具有一定质量和数量的教学软件资源,集中管理,共享使用,以达到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5、培训教师,提高教育技术运用技能
根据《中国教育技术素养标准》教师是指当前从事教学工作和今后将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分为专任教师(现在正在从事学科教学的教师)、实习教师(从事教学工作不满一年的新教师)和未来教师(师范生及准备从事教师职业的人)三部分。21世纪的这三类教师应该做到相关A级最高标准和B级的最低标准。作为我校的专业专任教师,我们与之标准相比较会发现我们与标准要求的差距太大。因此,建议当务之急是学校要加强对教师教育技术技能培训,除正常的校外培训之外,利用学校的校本培训尽快帮助其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教学过程,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提高现代教育媒体的操作技能以及结合所教专业课程学会简单教学软件的设计、编制、使用等。培训时,对象面要广,内容要简单实用,可利用本教研组教师集体备课和无课时间集中学习,也可利用寒暑假周期性地为教师提供集中学习的机会。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校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的初步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建议学校能成立专门的现代教学媒体管理机构,添置必要的现代教学媒体设备,合理、普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减轻教师教学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达到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
[2]
[3] 雷震甲
[4] 马建富
[4] 刘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