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剖腹产配方奶粉知识和正确喂养剖腹产宝宝的知识

(2013-10-16 16:54:49)
标签:

育儿

剖腹产

配方奶粉

喂养知识

剖腹产宝宝

分类: 育儿经验

   也许很多妈妈都知道,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会回选择剖腹产,而剖腹产宝宝由于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体质、免疫力、适应能力或多或少都较顺产宝宝逊色。但其实这些差别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变过来,比如剖腹产宝宝专用奶粉选择和正确科学的喂养方式,对剖腹产宝宝的健康成长就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http://s16/mw690/6c947b77gx6DtbRH3Aj2f&690


  
其实母乳才是宝宝最合适最丰富的营养来源,但选择给剖腹产宝宝喂养专用配方奶粉是针对那些母乳不足的妈妈而言的,因为这类配方奶粉相比普通奶粉而言,在营养上更为丰富,对剖腹产宝宝也更有针对性,能够更迅速的提高剖腹产宝宝的免疫力,增强体质,让剖腹产宝宝能够像顺产宝宝一样健康活泼。


http://s10/mw690/6c947b77gx6DtbTrsDL09&690

 

 选择好的剖腹产配方奶粉,首先就是要看品牌,其次要看营养,最后是看奶源、生产日期等,当然,口碑这一块也很重要。就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剖腹产奶粉来说,不乏一些优秀的产品,比如圣元优博剖腹产A+I特配粉(优博剖腹产1段奶粉)。首先,圣元这个牌子的奶粉在国内还是比较有影响力的;其次圣元在专用配方奶的研发和生产上面较其他大品牌奶粉做得还要好;第三的话这圣元优博剖腹产A+I特配粉,富含高含量乳铁蛋白(发挥抗菌、抑菌作用,保护肺部的作用)、优化脂肪酸结构(保护宝宝呼吸系统健康)、58种营养素(全面均衡)、乳清蛋白:酪蛋白=70:30(更易消化吸收,有助宝宝骨骼和肌肉的发育)、益生菌+益生元组合(促进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其中益生菌:活性乳双歧杆菌(109CFU/100g奶粉);益生元组合:多聚果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是一款专门针对剖腹产宝宝营养需求的奶粉。另外在口碑上面,圣元优博剖腹产A+I特配粉也得到了很多妈妈的信赖,呵护了很多剖腹产宝宝的健康成长。

http://s6/mw690/6c947b77gx6DtbVlxtje5&690

 

奶粉选择好了,并不等于宝宝就能迅速健康起来,科学的喂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来跟大家介绍,喂养剖腹宝宝,注意这3点:

1、宝宝吃奶粉不要过量

宝宝的奶粉喂食量一定要与宝宝的月龄相宜,才能确保宝宝合理健康的成长。一般配法是:半月内,每100毫升牛奶中含约9克奶粉;2个月内含12克,3个月内不超过15克。如果是3个月后的宝宝每天食量要控制在1000毫升以内。如果宝宝仍感到饥饿,这时千万别再加奶粉了,只能加代乳粉,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有利于宝宝身体合理的生长。

  2、奶粉,不要换太勤

  时常有妈妈因为看到孩子不长或者是大便发绿就变换奶粉,殊不知变换奶粉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更换奶粉在初期会使得摄入量减少,引发消化不良,有的还会引起口吐、腹泻、便秘症状。同时也要避免一些妈妈仅仅是道听途说某某奶粉好就变换奶粉的做法。除去因为偶尔牛奶过敏所以要喂特殊蛋白奶粉外,最为要紧的是坚持喂养同一种奶粉。

  3、喂奶粉后打嗝莫紧张

  孩子喝奶粉时会连空气一并吞入。空气进入孩子的胃后使得胃里气压加大,孩子必定感到不适。这就需要一个过程,就是通过食道释放吞进的空气,也就是打嗝。孩子吃奶的时候有时候奶会上扬、呕吐,这是因为胃内的空气通过食道逆流而上从而使得奶往上泛,其实毋需多虑的。成人的胃上下均有筋肉牵系,因而食物轻易不会吐出,但孩子胃上下的筋肉因为发育不全所以食物容易逆流。遇到这种情况的话,多少缩减下喂服量,如果打嗝,15分钟内停止喂服,孩子抱一会后让他躺下就可以减缓这种情况了。

http://s1/mw690/6c947b77gx6DtbXREqc60&690


http://s4/mw690/6c947b77gx6DtbXUCj183&690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剖腹产配方奶粉的信息和与更多妈妈们交流彼此的疑问和育儿心得,不妨登陆圣元官网,参与“天生不凡——宝宝成长计划”有奖活动,http://tianshengbufan.shengyuan.com/static/index.html,上面除了剖腹产配方奶粉的介绍之外,还有一个很不错的交流平台,有包括顺产妈妈、剖腹产妈妈相互交流的板块,就能学到很多关于宝宝科学喂养等知识。到上面进行问答、分享心得,说不定还有惊喜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