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演示文稿“有声有色”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建立和保存PowerPoint演示文稿 掌握添加幻灯片、在幻灯片插入图片、文本框和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声音、艺术字等对象的方法等基本操作。
能力目标:通过自学培养学生对信息搜集、选择、整合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小组学习、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帮助学生树立节水观念,形成珍惜和合理使用水资源的意识,响应国家创建“简约社会”的号召。
教学策略
在“任务驱动”策略下,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与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探索;动眼观察、欣赏、评析;动口讨论、询问;动脑思考、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材料
音视频文件是多媒体文件里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演示文稿中出现音视频可以大大提高演示文稿的吸引力。这节课继续拓展幻灯片中可插入的对象。向学生介绍在幻灯片中插入视频、动画、声音的操作。
本课新的教学重点、难点不多,但学习的操作技能较多,建议教师着重在知识技能的迁移上设计教学,多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可以视作对前几节课的一个延伸与巩固。
前面PowerPoint的制作让学生接触了幻灯片的视图,本课时让学生学会幻灯片浏览视图的应用。幻灯片视图在制作幻灯片时操作比较方便,但对整张幻灯片的操作,浏览视图相对方便一些。因此也要让学生学会利用浏览视图对制作幻灯片进行操作。插入影片对象时,先要知道影片片段的文件名及其所在的位置。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下影片文件。让学生预览一下影片的内容,这样学生就清楚在幻灯片中何处插入影片了。插入影片后,让学生双击影片,就可以在幻灯片中预览影片了。
在学生学会幻灯片插入影片后,那么动画、声音在幻灯片中的插入操作就比较简单了。让学生做知识迁移即可。
过程性评价的指标
1、是否掌握插入背景图片的方式。
2、是否找到图片存放的位置。
3、是否能够完成图片在幻灯片中的插入。
4、是否掌握插入音乐得方法。
5、是否掌握幻灯片切换的不同效果。
学习档案法
学生上课回答问题 作业的完成情况
家长对学习情况的观察评语 平时测验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与效果的反思与评价;
观察法 是否沉迷于打游戏、聊天, 是否剽窃其他同学的作品作业,是否发表一些与学生身份不相符的言行,是否爱护机器设备等,
师生互动评价法 注重将学生自评、互评与师评有机结合, 以真实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反思教与学的行为, 不断地校正教与学的行为。
操作评价法
可通过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如基本技术信息技术()、综合性信息技术、设计型信息技术和研究性信息技术等)操作,评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学生编排工艺的能力;评价学生是否掌握先进的工作方法
总结性评价的指标
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幻灯片,需要包含所学的内容。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是否具有知识扩展能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