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众筹工坊专访】资源云集才是云筹的精髓

(2014-08-18 10:48:15)
标签:

财经

天使投资

股权众筹

分类: 创业与投资
      【工坊引言】话说在完成第一期工坊沙龙访谈并获得良好反响后,众筹工坊又紧锣密鼓准备新一次访谈了。上一次是后起之秀,这次则为行内大咖,说句玩笑话,那可是千年老妖的级别了(哈哈,谢总勿生气)。这影响大到什么程度呢?自从预告发布后,小编的微信就开始进入了繁忙模式,红色点点便如那黄河之水连绵不绝。废话不说,群友们早已翘首期盼啦,赶紧进入直播间。
      此次沙龙访谈,除在众筹工坊总群实时直播外,还在众筹工坊上海站、北京站、天府站、深圳站,以及筹心社-唐山众筹俱乐部、众筹共同体(宁波)、拎客(创投帮)等微信群同步转播。
       顺便插一句,趁此次访谈东风,众筹工坊·云筹站将于8月16日,云筹股权众筹的内部分享会上,清新登场。


     【正文:】


      阮德文/Q逍遥哥哥:相约众筹,相约工坊,相约逍遥哥哥。大家好,这里是众筹工坊直播间。《众筹工坊》(微信公众号zcworks)是国内第一家独立综合众筹自媒体、国内众筹路演的首发平台,深耕于为各众筹爱好者提供行业前沿资讯、产品发布、大咖访谈和经典案例分析,并致力于为创投这搭建筹前精选、筹后辅导的安全高效的深度服务。我是主持逍遥哥哥,一名众筹爱好者,新事物的学习者,工坊非著名访谈主播。若想深度了解,请看后续公号报道

        在整个访谈开始前我向大家通报一下整个访谈的流程和明确一下访谈纪律。
       众筹访谈流程
      1、众筹工坊简介
      2、访谈嘉宾介绍
      3、访谈对话问答

        本晚嘉宾,他,曾四度创业,也曾想成为一名超级天使投资人,但最终选择成为创业者与投资人的桥梁,创办了创业津梁(Chinastartup.cn)和云筹(Yunchou.com)。从投身众筹那天起就雄踞一方,以高产思辩和创新的股权众筹概念而享誉业内,他就是云筹网CEO,谢宏中先生。让我们以最诚挚和热烈的掌声欢迎谢总作自我介绍

        谢宏中:大家好,我是谢宏中,摆过地摊,办过公司;拿过投资,投过项目;能吃大苦,能干粗活。我的微信号:198152,欢迎各位交流指导,希望在以后交流中能彼此增进了解。
        阮德文:创业是一股大潮,是时代的号角,众筹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一种小而美的创业。谢总,对我们来说四次创业就是一个传奇,您就给小伙伴们谈谈您的四次创业吧?
        谢宏中:这里也有很多资深人士,咱这点小经历,各位见笑。读书年代曾因为好玩而创业,在学校里开摄影部勤工助学九二年大学毕业因为贫穷而创业,毕业分配国营企业上班了两个月后创办了“洪钟新技术咨询中心”,服务于当时的机关兴办第三产业热潮,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创业服务,“创业津梁”是那时创办的内刊名,要是算为品牌的话,也有二十年了;
       1997-2006年在上市公司深科技做了十年职业经理人,后升任至公司CIO,做企业信息化工作;这个算是打工的十年。
       第三次创业是2006年,因为召唤与使命感而加盟创业公司万兴软件,一直是二股东并担任常务副总裁,在任期间公司发展到五百多人,年销售额两亿元,曾获得浙江华睿和IDG的投资。
       第四次就是2011年离开万兴软件开始,本想当一个可以“游手好闲”的天使投资人,最终因为梦想,还是走上了创业路,创办了“创业津梁”Chinastartup.cn2013年12月再度创立“云筹”Yunchou.com,涉足股权众筹。
      现在就是在第四次之中,希望不会有第五次,而是这次基业长青,呵呵。不然,几轮投资人也不会饶了我。
       阮德文:华睿的宗佩民也算是我东家(蜂窝私董会)的大股东了,IDG的熊晓鸽在《赢在中国》上很早也看过,一个浙江,一个全球。这二位都是投届知名大咖啊!话说回来,从您第三次创业来看,谢总,您从VC跨界玩众筹,这玩的是哪一出啊?您能简单谈一下您从何时和众筹对上眼的?当时对众筹又是一种怎样的理解?
       谢宏中:哦?宗总是你东家啊,呵呵,请代问好,老熟。IDG我们是深圳这边冯总主导投的。不扯远了,说回来你的问题好。
       要说我对众筹的关注,那是2012年底的事,内部就在做些研究。2013年初,我们副总经理胡靖铧找我请誎,要求做一个股权众筹平台,被我否决,我不看好(为这事他一直还挺委屈,说要是我当时听了他的意见,说不准……)。2013年3月凤凰卫视邀请我担任嘉宾,在《财富菁英汇》中分享股权众筹的看法,我拍了不少砖头。
        后来还专门写了三篇文章“股权众筹干打雷不下雨”、“我为股权众筹犯愁”、“为什么众筹模式在中国不吃香”来探讨基本也是持否定的态度,俨然成了反众筹的标兵与代表。当时有不少做众筹平台的朋友非常讨厌我发言。
        当时对众筹的理解,主要是认为股权投资是一个专业活,是个风险很高的事,拼凑难成事
        阮德文:谢总,又是一种怎样的机缘让你反倒从事了众筹?这个是不是太有戏剧性了,算不算自掴耳光?
       谢宏中:你这是找茬,还是采访啊。【鬼脸】。我是在2013年底,与红岭创投王忠平先生深入探讨众筹,认识到股权众筹不能只是帮创业者融资,还要帮创业项目成长,帮投资人增值,而这个正是创业津梁的基因和优势。因此,我们成了创业服务平台第一个做股权众筹的,不同于其它平台是互联网人士创办的。
       云筹平台也是首家集股权众筹、创业孵化服务、投后管理为一体的平台,不仅仅是融资。就是我针对过去问题的看法核心。
       爱因斯坦说过,“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当初我们对股权众筹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发现了一连串的问题,最后找到了对应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就自办平台了,也正常。
      要说自掴耳光,倒是觉得让不少同行们吃惊。我也想过了,与其站在行业外指手划脚,让他们讨厌,不如挽起袖子亲躬实践,与他们一起推动行业发展。不说了,说就是自夸了。反正就这么着跟众筹干上了,以前跟众筹干上是反着来,现在是顺着来,呵呵。
       阮德文:在专业人士看来,说了这么题外话。谢总,小伙伴们私信无数,早已按捺不住对您的云筹网的渴望,您就给这些小伙伴们谈谈云筹网的定位?云筹网对众筹项目的甄别、孵化、推广等方面的运营流程和盈利模式?您现在云筹网运营团队的配置与分工呗?(貌似信息量有点大哦,谁叫这是刚需呢)
       谢宏中:介绍云筹啊,我会把不住话茬哦。从我们的产品规划上而言,云筹是集在线众筹集资、创业软孵化服务、投后管理于一体。众筹集资功能,是集资,也是项目方智慧资源募集平台;创业软孵化服务功能,也是项目方成长动态发布与创业导师在线指导平台;投后管理功能也是创业者股东关系管理与股东资源开发平台。
       这三个方面都是很有意思,也是众筹与其它募资方式不同的地方。当然这个是规划,实现有个过程,很多东西也还要探索
        就目前已经实现的部分而言,我们比较强调项目质量,每一个项目都会进行编号管理,目前发布到云筹11号。
       可以看出,我们轻信息,重信用;轻项目撮合,重项目优化。
       在云筹Yunchou.com网站开发上我们下了很大的功夫,实现了一些行业内特色的功能,比如我们网站上注册,不是按投资人创业者来注册的,而是根据用户行为来界定其在某个项目上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我们认为投资人和创业者是在不同的项目上可以转换角色的,实际上我们已经发生了多起创业者跟投其它项目的情形。
        再比如我们每一个云筹的项目,在发布时,可以选择是股权众筹,还是可转债众筹。所谓可转债,就是先债,合乎情形时有条件可转为股份。这非常符合一些项目处于早期难以进行估值的进行,也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没有太多依据的讨价还价上。
        正是由于我们的这些设计,在行业内都是最先尝试和探索的,导致网站开发工作进展未尽如意,也有不少朋友吐槽网站体验要优化。确实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加劲的地方。未来在做好体验与功能的同时,更会加强“资源云集”概念的应用,真正符合云筹的概念。
       关于云筹上线的项目,除了我们前期会评估项目是否符合股权众筹的特征,进行相应产品开发工作,找到投资人投资的关注点外,大多数上线的项目也是线下已经有投资人看好,已经有了领投人或者多名意向跟投人的项目。我的主张是线下找不到投资人的项目,线上一样找不到投资人。只有线下有人愿意投资的项目,为了上线众筹可以筹到钱之外的更多资源,才是最好的众筹项目。反过来一样,只差钱的项目未必是众筹好项目。
        谢宏中:关于软孵化,这个是云筹母公司创业津梁的多年立足之本,12308长途汽车票网、通印网、时尚空间等近二十来个项目都是我们的孵化成果,每年有一场创业孵化成果展。在云筹孵化流程是贯穿在上线前项目开发、上线众筹中的项目优化、众筹成功后的投后管理里面。
至于运营流程、盈利模式、团队配置与分工,你要的猛料都是商业秘密啊,这里不便于分享,请大家理解。
        阮德文:好吧(∩_∩),我不追问了,你自觉给小伙伴们放点料吧?比如筹后管理啥时上线?比如像我们众筹工坊能否参与其中一些?
        谢宏中投后管理现在是九月份上线,你有兴趣报名来加盟内测不,呵呵。实际上投后管理工作并不是大家想象的只是董事会工作,我们开发和探讨的一大内容是众筹创建的企业的股东关系管理和股东资源开发模块。否则的话,众筹就跟其它的VC投后一样了。关于众筹工坊的参与……,江南兄都说了,要建工坊云筹站。一起跟众筹干上呗,呵呵。
       阮德文:谢总,看到现在很多众筹项目虎头蛇尾,尤以参差不齐、七嘴八舌的股权众筹失败收场的案例居多。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众筹本质上也算是一种创业融资行为,除了筹前组织,更多的应该是筹后经营管理,当然还有持股方式等法律风险,我们想听听您对这类现象的看待和理解?
      谢宏中:群内都是圈内人,还没做出来说多了也不好。我想说一下我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分享的我对于东莞140人众筹咖啡馆倒闭时的观点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首先是通用问题上,众筹创业也是创业,创业所需要的一般要素必须都一样的,无论是不是众筹,原本的成功率都是不高的,成功是环环相扣的。不可能众筹万能论,众筹的项目就必成。产品问题、人才问题、经营问题……,就象这个咖啡馆的选馆问题、原料问题、成本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失败,我们无从得知。不能屁股不正埋怨板凳。企业本身的问题归到众筹项目失败上。
       第二点想说的,就是众筹项目的特殊性管理,就是刚说到的股东关系管理上,如果做得不好,会带来新的风险,而导致企业失败。比如说刚才那家咖啡馆,140人可能有的人是为了财务回报,有的人是为了结识圈子资源,有的人是想跟咖啡馆合作,有的人是为了带朋友来聚会有面子……。这个咖啡馆有没有进行适当地管理,让股东们分别满意,减少内讧与分歧……。
      就目前而言,我还没有看到哪一个众筹项目是因为法律风险而倒闭的。但是我认同当一个众筹项目倒闭时,会有众多的投资人失望、不满,甚至怨愤。这个是众筹项目筹资时,一定要对投资人进行适当性管理,面向有股权投资意识和风险承担能力的人开展
      阮德文:谢总,热点是个大箩筐,现在很多人以产品众筹的名义搞团购,完全变成一种营销手段,比如点明时间已经转型为科技产品预收平台,您如何看待?
      谢宏中:产品众筹是好事,不过确实要注意。我们是做股权众筹的,不好意思叉腰指点产品众筹的山。在当下的互联网商业环境下,众筹被用来做营销的马甲,这是一个很普遍也很糟糕的现象,说它普遍,是因为营销总是无孔不入的。说它糟糕,是因为这让很多真正做众筹的很苦逼,让很多不明真相想了解众筹的网友又一次变成被别人销售的对象。
     “众筹”当前社会关注度很高,很多团购销售行为借产品众筹名义大力推广,我为此在《证券时报》上面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产品众筹与商品团购是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我在文中指出,凡是产品已经定型、没有出资人参与过程的众筹,都是在销售,大家要小心。销售是讲究大家一起购买降低成本,规模化。众筹是讲究用户参与定义,个性化服务,小众。
       我也说过众筹应该是“因筹而生,为筹所有”,可以成为区别商品团购的利剑。也许点名时间正是看到这些情形,叫预售更合适吧。
       阮德文:时候也不早,最后我再提一个对众筹估值有没有模型参考?毕竟众筹到最后免不了要走法律保护的公司化运营线路。谢总你看可以不?您回答完,我就把话筒给小伙伴们了,否则我要被K咯。
       谢宏中:金融嘛,就是风险+定价,这个问题好。估值合不合理,也是投资人能不能赚到钱的根本点之一。
       理论与模型都是究讲的,我觉得早期项目的估值是创业者与投资人心理预期和资源置换的平衡点。心理预期是指创业者自身的期望与投资人按照理性模型测算的平衡,其中也有投资人的喜好在里面。资源置换是指投资人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综合议价能力。
        众筹除了筹钱,还可以筹智、筹资源,投资人的智和资源也许不会用钱来等价交换,但是往往会在估值的议价能力上得到体现。
        在这点上,云筹是通过三次反复确认来体现市场化接受点。首先是云筹的投资经理团队与创业者达成的参考估值,然后领投人在认筹时进行其可接受的估值确认,最后是所有意向投资人在签署投资协议时,最后达成的投资条款所对应的估值。
        只能是从自身经验出发,创业企业估值,别说我缺少理论的武装,有理论我觉得也未必靠谱。仅供参考,投融双方博奕与认同的综合。

       自由提问环节

       阮德文:感谢谢总热情洋溢,精彩纷呈,深入浅出的分享。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谢总分享表示感谢
       接下来我把主角交给各位小伙伴,大家有序提问,可以先提3个,谢总答完再提可好,体现出咱众筹工坊素质和纪律
        Leo:签署投资协议,可以用股东身份证复印件,但股东后期转让,天南地北,如何处置?换句话说,股东退出机制如何处理?
       谢宏中:你好,在云筹,所有的投资都是成立有限合伙企业的。如要说是有限合伙企业内部的合伙人变更,只需要领投人(一般合伙人)同意,变更合伙企业章程与工商登记事务即可。如果你是说整体投资的退出,那就是企业红利、股权转让、被并购套现和上市后公开出售。好象投资签协议办手续也不是只凭身份证复印件的,要验原件。哦,对了,你说股东后期转让天南地北,其实前期众筹形成的股东本来大多是天南地北的,这也是众筹的魅力。
       王沫:谢总,创立云筹至今,您觉得遇到的比较大的困难是什么?
       谢宏中全社会股权投资意识薄弱,大多数人开始还是以利息和理财的思维在做投资,股权众筹平台信用的建立。众筹项目的风险系数建立与风险管理产品开发
      什么是参考估值?你们团队与创业者达成的参考估值,是从哪些方面评估的,请举个案例。投资人对项目的参考估值可以有异议吗?
      谢宏中参考估值的要素点有项目过往投入,已经取得的成果,独特性的含量,团队的经营能力和组合……。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创业团队对未来目标的设立,以及为目标所做的担当也很重要。
       比如我们云筹5号尚米乐项目,很多人都说是不是估值偏高,表面上看,估值是不低,可是创始人有承诺未来一年内350万元纯利润,如果达不到,自动降低估值50%,如果公司在一定时间内经营不善倒闭,拿他控股的另外一家公司(今年销售额将达到5000万元)5%股权免费出让给此轮投资人。有了这样的条件,公司估值2500万元还高吗?所有投资人在最后与融资签署投资协议所认可的估值,是全体投资人的共同认可。由于我们投资团队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领投人也进行了深入的尽调,大多数情况下前期的估值,后来加入的投资人都是认同的,除非有新的因素发现而影响估值。
      谢宏中:各位见笑,不妥之处,多多指教。感谢众筹工坊提供的交流机会。婴其鸣矣,求其友声,欢迎多多交流。
      阮德文:最后让我们再次让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谢总,欢迎他多关注我们,多指导我们,多投我们。

       不知不觉,已临近午夜,时间已晚,而群友的提问兴致高涨,热情依然不减(也是,好不容易逮到一个业内大咖,还不得抓紧请教。多难得的机会啊)。考虑到谢总辛苦了一个晚上,还要准备明天的会议,最后决定,凡有问题想问的,大家交给小编,由小编统一提交谢总答复。事实证明,这个决定非常正确,大家纷纷表示同意。哈哈。朋友们,咱们下次见。

       嘉宾介绍:谢宏中,四次创业,四次转型。2014年初,提出资源整合的“云筹”概念,并在众筹平台的架构设计上有自己独特见解。现任云筹网CEO。

    主持人介绍:阮德文,开复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专注企业互联网化转型,管理咨询师,众筹爱好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