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能够高举理想,永远站在道德高地,是因为有资源。
上个礼拜六,应一个青年组织(国际成就计划)的邀请,跟七间参与的中学生做了一个分享和对谈。我分享了自己中四、中五是读理科,会考后拿着优良的理科成绩转读文科,后来去了芝加哥大学念经济的一段经历。有一位就读名校的学生举手,说他自己对人文学科比较有兴趣,问应否保持兴趣,或是转读商科,在香港这个金融城市找一份好工作预备。
记得我十多年前,刚开始在投行工作,工作时间十分长,很多时候一个礼拜工作一百个小时。当时有一个搞艺术的朋友见我非常疲劳,就说她自己只会为理想而工作,不会像我一样在投行「捱生捱死」。转眼十多年,她嫁了一个比较富裕的人,自己早已不用为生活奔波,我刚有机会见到她,便问她如果自己的儿子问她以上问题,她会如何回答,她沉思了一会,并没有回答。
有些人能够高举理想,永远站在道德高地,是因为有资源。这个资源,可以是自己或是家庭的物质供应,可以是自己的才干(有才干,可以找一份相对低收入的工作方式,仍然可以够糊口)。但对于一些没有资源的人来说,比方说,没有同样的才干或是物质支撑,我们是否仍然可告诉他们去追随自己的理想呢?
http://christiantimes.org.hk/News/69381/1263-9.jpg 从一个基督徒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理想,或是我们的召命,是如何参与神国度拓展的事工上。召命,calling,其实很多时候是在「sending」中慢慢实践寻索出来。创世记中的约瑟小时候已经有从神而来的呼召,但是之后所发生的事,是他自己不能控制的,包括被卖「猪仔」、被出卖、被冤枉等;走了二十年,才实践了之前的召命,拯救了以色列一家。
那天我没有时间说的是:如果不是为了神的国度,坦白说,无论是单单为了自己的兴趣或是现实,像传道书所说一样,最终也是徒劳无功的。相反,在神里面,无论是从商或是人文学科,都是一个事奉,一个被神祝福的丰盛的生命。
(作者为中大全球政治经济硕士课程客席讲师)
|
|
http://christiantimes.org.hk/Template/Shared/gb2312/spacer.gif |
第一二六三期.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