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校本课程总结
(2015-01-15 10:26:55)
标签:
育儿 |
分类: 计划总结 |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总结
本学期我在学校的校本课程教学中担任了趣味数学的教学,属于七彩课程中的蓝色科技。本学期在各班推荐和自主报名相结合的情况下,共收到40名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时间在学校的统一按排下,每节课都正常训练学习,每次训练两课时,本学期学生没有缺课、旷课现象,并且能够根据我们按排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学习。
我选择的活动内容来自课本(如果出自课本,学生会感觉乏味,如果高于课于太多,学生会感到焦虑)、高于课本,又联系生活实际,由此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我为学生选择了以下几单元训练内容,如:巧填算式、数数与计数、巧填符号、有趣的年月日知识、有趣的乘法计算、时间问题、求平均数、巧求周长、巧求面积、有规律的数线段、和倍问题、和差问题,另外,还和同学们共同观看了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如陈景润、高斯等等,趣味数学知识,如:0和它的数字兄弟,美丽的植树图案,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我们的活动主要是以在课堂上讲授、探讨为主,每一个课题都配以练习,所以共有12个练习题,并做了2次手抄报。因为学生存在着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的差异,所以有些孩子知识也是掌握的不是很好,题目也理解的不好。
我感觉学生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1、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比如:在活动过程中,好多同学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当小老师把自己的想法呈现给大家。
2、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如列表法、画线段图法、倒推法,并且应用于平时学习中,例当我们学完和倍问题,平时的练习题中恰恰出现了这样的题目,学生已经学会了这种方法,高兴的说:老师,这道题目我已经学会了。兴趣特别高。
2、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能力。有速算技巧方面的训练,有几何图形的知识解答、数字中的一些奥秘、同时还了解了数学中的一些有趣规律,虽然在活动中由于学生水平的差异,有些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听不明白或是学不会,但是我想,时间长了,学生在活动中终会学有所获的。
3、增强孩子合作探究的能力。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会自觉的聚在一起,想办法解决,把自己的方法分享,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能力。
老师的收获:
给老师一个学习的一机会。在活动中我发现:“趣味数学”活动的指导需要我们老师投入的一定的时间精力进行专研,一个学期来我的解题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也扩大了我的知识面。
一学期的实践也让我对校本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发现了工作中的一些不足,如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有一些不足,动手操作、活动方式有点单一等问题,下学期在这些内容上下功夫。但我想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我有信心取得大的进步,使工作扎实有效,更好的开展学生潜能,促进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