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时划分及课时教学目标

(2014-09-04 14:33:25)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随笔(反思故事)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时划分及课时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P2-P4 1 练习一  1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

 2.通过数一数等活动,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及数位、数级,会数亿以内的数,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会独立整理数位顺序表并理解各数位上数表示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以及观察、动手、分析能力,培养数感。

 

 

 

第二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P5-P623  练习一 3

教学目标:

1.在读数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2.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总结出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3.在读数中,进一步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第三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P74  练习一4589

教学目标:

1.在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总结出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3.在写数中,进一步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第四课时:练习课(P910  练习一671014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写数的方法,能正确地读、写数。

2.经历巩固亿以内读、写数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培养数感和迁移类推能力。

3.进一步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P11 5 练习二 15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总结出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六课时:改写(整万数改成以为单位、求近似数)(P126  P13  练习二2346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学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作单位的数,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的数的万位后面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2.在探究过程中,体会近似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四舍五入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3.培养实际应用的能力,进一步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七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P161718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数的产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2.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认识含有三级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3.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体验数的产生过程,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第八课时:亿以上数的认识(P19201、例2、例 练习三1235

教学目标:

1.在具体读数过程中,理解、掌握亿以上数的读、写法,并能正确地读写出亿以上的大数,学会将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2.通过读亿以上的数,进一步理解我国四位分级的习惯。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归纳总结出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

3.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第九课时:求近似数(P214 练习三467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描述数据的过程中,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上的数的亿位后面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2.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四舍五入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3.培养自主学习及迁移类推的能力,进一步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十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P23P24 练习四68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和活动中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了解算盘,会写出算盘表示的数。

2.通过学习,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

3.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第十一课时:计算器(P25P2712 练习四159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和活动中认识计算器,会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四则运算。

2.通过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推理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激发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

 

 

第十二课时:整理和复习(P3032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多位数的读、写、比较大小、多位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构建知识体系。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3.在复习过程中,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第十三课时:1亿有多大(P3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究过程,借助具体事物,体验1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会用生活中的数据,形象地描述大数,培养主动、自觉地运用和理解数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