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幼儿入园初期分离焦虑成因及策略研究
(2010-12-27 16:27:2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课题研究 |
1、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们幼儿园在几年前就开始收托2岁婴幼儿入园,在实践中,我们感到2岁幼儿入园对于他们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是多年来,也有不少问题困扰着我们,特别是初入园的情绪不稳定问题,常常使得我们老师和家长倍感头疼,大哭大闹,拉着成人不肯松手,怎么哄也不见效,有的形成一种习惯,每天来园都要哭上一场,更有甚者,不稳定情绪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感到情绪问题是该年龄阶段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关键问题。
家长把该年龄段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来,既是希望孩子从小接受早期教育,但是也有着怕孩子来园不适应的顾虑。存在这种矛盾心理的家长占有很大的比例。一旦孩子进了幼儿园,孩子的情绪问题就直接影响到一个家庭中的每个成员,一人入园,全家担心,如果我们能让幼儿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情绪,并逐步适应集体生活,不仅可以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而且还可以为我们的工作积累经验,进而使这一块的教育内涵更加丰满,同时也能为家长和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养参考。
2、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
课题界定
理论依据
3、研究目标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研究2-3岁幼儿入园初期情绪不稳定的内在原因及外在表现。
2、通过案例剖析,研究如何根据不同的个体,采取有效策略的问题。
3、帮助家长、教师积累2-3岁幼儿入园初期情绪稳定的实践经验。
4、研究过程与方法选择
研究过程:1.制定研究方案,设计个案观察记录表。(A、对幼儿入园初期各时段情绪的观察记录和比较。B、对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分析。)2.观察记录开学一个半月中孩子的情绪,边观察边实施策略。(A、培养幼儿愉快情绪有哪些有效策略?B、幼儿入园初期各时段不同策略运用的适宜性研究。)3.数据统计,整理策略。4.分析反思策略的有效性,撰写案例,讨论交流,实践运用,验证策略。5.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方法:1.调查法:通过问卷、谈话、家访等形式与和幼儿有关的父母、祖辈及幼儿本人交流,获取有关资料,了解幼儿的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2.观察法:通过日常晨间活动、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等观察幼儿情绪变化的行为表现。3.案例分析法::运用个案研究法研究幼儿入园情绪变化的差异性,找到对策加以解决。4.实验法:通过对无关因素加以控制,有计划、有目的加以实施,然后观察实施了相关有效策略后幼儿在入园情绪方面的变化。5.行动研究法:是把行动和研究相结合,按计划,一步步行动,以达到对某个目标的系统的研究。
5、预期研究成果及呈现方式
2、论文4篇:《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之研究》; 《缓解2—3岁托班婴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 ;
《爱的港湾——新生入园的家园合作》; 《营造开放式的教育环境》
1、周兢主编,《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2、1997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
3、《幼儿园新生渡过分离分离焦虑的对策》
4、2001年10月出版《从零岁抓起——0-3岁婴幼儿关心与发展文献研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