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菲现象”,敲响教育的警钟

(2011-09-14 18:19:05)
标签:

小菲现象

素质教育

家庭教育

爱的方式

教育

分类: 教育

摘要:

  近日,在辽宁省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门诊,小菲(化名)坐在心理医生面前一直抹眼泪,妈妈则叹气摇头。坐了一会小菲对心理医生说:“你辅导我也没用,我真不想离开沈阳。”小菲是个准大学生,今年高考她考上了南方的一所名牌大学,专业也很热门,可在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后,小菲却哭着告诉爸妈自己不想去南方,想再复读一年考本地的大学。

  有一天小菲一个人在家,在楼下买了饭,吃完就把碗筷放在水池里,想洗出来却把碗打碎了,“收拾碗的时候把手指划破了,那一刻我突然想到我连袜子都洗不好,离开妈妈我怎么生活啊,要是生病了怎么办……”

  小菲说着又哭了,她说她不知道怎么和同寝室的人相处,也不会照顾自己,所以她后悔了,不想去南方上学了。 

评论:

    十年寒窗苦读,小菲终于考上了名牌大学。这本来是一件值得高兴地事情,但是一句“离开妈我怎么生活啊”,让我陷入了深思之中。

    第一点:素质教育应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开始。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许多年,但是如今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是差强人意。应试教育的模式,考试成为了衡量学生优劣的决定指标,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高分低能。现在的大多数孩子,除了会考试,在日常生活中大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基本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父母应该明白,孩子迟早是要离开自己的怀抱,投入到陌生的环境之中,如果连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那里还能安心学习呢?由此可见,素质教育不能只是一个口号,要从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做起,素质教育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第二点:家庭教育应该引起家长和社会的足够重视。教育,不只是学校教育,教育应该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在这三者之中,家庭教育首当其冲,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产生影响。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家庭素养的高下,潜移默化地反映在孩子的身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改变教育观念,要重视家庭教育,社会也要关注家庭教育。

    第三点:父母对子女的爱要把握度的问题。天下没有哪一个父母不爱惜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关爱,是父母的天性使然,在未成年之前也是一种义务和责任。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过犹不及,就是小菲现象的最好诠释。由于父母对小菲的过分溺爱,导致小菲连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学会一些自理能力是非常有好处的。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提高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父母对孩子的爱要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着手,千万不可溺爱孩子。

    小菲现象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小菲现象,需要社会、学校和父母的共同努力,只有改变目前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才能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才更有利于孩子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发展。以上就是我对这一现象的三点看法,与诸君共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