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无名的诗歌,献给所有我亲爱的朋友们!
【独酌】
浮生知几日,无状逐空名。不如多酿酒,时向竹林倾。
人这一生,相对于历史长河来说,不过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时日,在这为数不多的岁月里,为什么还要苦苦地去追求功名利禄而不辞辛劳呢?还不如多酿一些酒,开怀畅饮,徜徉于竹林山间,度此余生,岂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
对于王绩的诗歌,可能大家最熟悉的恐怕就是《野望》吧,“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可以说是初唐时期,在“初唐四杰”之前最出名的诗人。
王绩是隋末唐初的文人,在隋朝做过官,后来天下打乱,生性简傲的王绩,借故辞官归隐。唐武德八年(625年),朝廷征召前朝官员,王绩以原官待诏门下省。一来,门下省的待诏,官小职位,一个闲差而已。二来,王绩本人对于官职不是很看重,在隋朝的时候,才华出众的王绩就不愿在朝供职,求为扬州六合县丞,嗜酒如命,根本不关心官道。三来,王绩是前朝的臣子,说的不好听就是贰臣,可想而知,仕途是不会顺利的。
我们知道唐王朝就是李氏天下,道家的祖师老子恰好姓李,自然为了统治的需要,对道家思想就比较尊崇,本来喜好隐居的王绩,在经历了一番磨练和挫折之后,对于官场的种种不堪有深刻体会的之后,在自己的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时候,再加上自己的性情使然,道家出世的思想在这个时候,完全占据了上风,看破官场世道的王绩从此笑傲自然,以酒为伍,优游卒岁。
不过在古代,对于读书人来说,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求取功名,博得一个好的前程。如果年轻的士子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就必须要取得功名,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官。在封建社会,儒家入世的思想往往在士子年轻的时候起主导作用,所谓达者兼济天下。再加上,对于刚刚建立的唐王朝,百废待兴,对于治世之才是非常渴望的。一般的读书人是不会放弃这个大好机会的,对于他们来说,正是一个很好的入仕契机。
不过,不管在什么时候,历史总是会有一些例外,我想王绩就是其中之一吧!从此,官场少了一个才士,山林多了一个隐士,也才有了上面的这首诗歌!
我之所以选择这首诗的一个原因就是让那些不知名的诗歌也能和大家见见面!这是我在翻阅《全唐诗》时的一个偶然发现。其实一直以来我就想文学史不仅仅是主流和名人的文学史,诗歌史也不仅仅是优秀作品的诗歌史,它应该具有更广阔的内容和胸怀,接纳不知名的作家和作品。他们可能就是文学史上的弱势群体,在如今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呼声中,应该加入对文学史上的弱势群体的关注,把他们也纳入文学史的内容和范畴,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文学史不至于偏狭和促窄,才能展现更为完整的文学史,才能还原更加真实的历史本来面目。因为他们一直存在,存在即有存在的道理,你看或不看,他们就在那里,为什么不给他们一次展现的机会呢?
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也想通过这首诗给大家一些借鉴吧!在如今人心浮躁,压力倍增的时代,我想很多人都会遇到很多困惑和不解,生活中非常的疲惫和压抑,我从大家的文字中可以看到,大抵忧郁感伤的文字居多,所以简单平实的生活,才能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年轻和充满活力!虽然,我们每个人的力量还太小,一些不可改变的社会现实我们无法左右,但是,我们可以在有限的范围里,学会放下,放下是一种生活的姿态,更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