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阳修词《蝶恋花》赏析

(2010-10-22 00:14:29)
标签:

欧阳修

《蝶恋花》

贵妇

孤独

苦闷

分类: 词作赏析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是大家都熟悉的文学家,这个我就不介绍了。我只是简单的说一下他的政治经历,虽然一直以来大家都主张政治和文学分开来谈,但是作为封建时代的文人,封建时代的进士,封建时代的官员,就已经跟政治分不开了。政治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其主要的生活经历,所以有的时候其政治心态和命运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文学创作。特别是在被贬谪和受打击的时候,远离家人,远离京城,一个人孤独无依、苦闷无聊的时候,身边没有人可以诉说,自然就潜移默化地将这种心态带入文学创作中了。不过大家可能会说,词主要抒发的是作者内心私密的柔弱情感,那些政治主张和遭际一般都用诗文表达。但是,仔细想一想,不管是诗文,还是词作,都是同一个人创作的,既然如此就不可能截然分开!
    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欧阳修的政治经历吧!欧阳修,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为谏官。为人正直敢言,不畏强权,积极要求政治改革。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受到权归政要的打击阻挠,被贬饶州。欧阳修是站在范仲淹这边的,替他辩护,受到政敌打击,屡遭贬谪。其间,在京做过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时间不长。晚年反对王安石变法,趋向保守,可想而知其政治生活也不好过。由此可见,其一生的政治经历起伏不定,宦海浮沉,而且还直到终老才脱离政治苦海。他的一生就是政治的一生,是命途多舛的一生,所以其文学创作多少受到政治心态和命运的影响,我们不妨当做理解这首词的参考吧!当然,我们也不能牵强附会,子虚乌有。不过,有时候适当联系一下其政治经历,可能对其词作的理解会多一种可能,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在这里了。
    此词就是一首暮春闺怨词,主要是通过环境描写来暗示和烘托人物思绪,曲折表现生活在幽闭状态下的贵族少妇难以言明的内心伤痛。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赏析一下吧!
    首先,我们来看看上阕前三句。一问一答,答得巧妙。用景语提问,用景语作答。叠用三个“深”字,极写闺中少妇生活的环境之幽闭阴森。接下来的回答,就更加渲染了这种环境和气氛。镜头由远及近,层层加深。丛丛杨柳,已经够密了,再加上清晨的雾气缭绕,就更浓了。镜头拉近,帘幕一重,而是重重,就更幽了。这三深一密一浓一幽,既写出了少妇生活的环境的阴森、幽遂及与外界隔绝的特点,又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身独处,心事深沉、怨恨积郁之厚。虽然贵为深宅大院的妇人,却也难逃孤独苦闷,反而更加身不由己,满腹愁怨了。
    接下来,我们看看上阕后两句。词人将视线由幽深的庭院转向了游冶处、章台路,由妇人转向贵妇的丈夫,由幽静转向热闹。贵妇不甘寂寞,心里时刻想着自己的丈夫,情不由己登上高楼,极目远望丈夫寻欢作乐的所在,却由于外物的重重遮掩,无法得见。贵妇在深院苦苦期盼,伤心落泪,丈夫却在烟花之地醉生梦死。作者就是用丈夫的负心忘意,寻欢作乐来反衬贵妇的痴情和孤寂,作者不写贵妇,转而写其夫,用意就在这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上阙词作就是通过景物和环境的重重渲染,写出了女主人公的孤独抑郁、痴痴情深。
    词的下阕首句连接上下两阕,接着写景,进一步渲染气氛,让其成为一个整体。从时间上来看,上阕写的是浓雾沉沉的清晨,下阕转向风雨大作的日暮时分。从环境上来看,上阕写的是庭院的幽静,下阕转向院外的喧闹。这从早到晚,由静到闹,就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完整和丰富。

    接下来两句写主人公的活动,贵妇幽闭深闺,看到风雨飘摇,日暮黄昏,就想把门掩住,但是却无可奈何。这一掩,掩的不仅仅是黄昏,掩的是青春年华。这一无计,不只是留不住春色,留不住的是青春岁月。一个人,孤零零的,守着空房,已经够苦了,可是时间却一点点消磨她的容颜和心情,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你叫她如何排遣,只有无奈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和捉弄。这是女人的悲哀,这是一代又一代女人的命运,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岁月的痕迹和女人的命运。
    收尾的两句,更是直接写出了贵妇的无奈。在当时的环境下,女人大多只能泪眼婆娑,泪湿枕巾,独自落泪。此时的女人已经无计可施,只好问花,偏偏话不语,好像是故意惹人生气似的。无人可以倾诉的贵妇本来把一切希望寄托在花上,可是命运就是这么无情。更无情的是花儿像女人的泪一样,纷纷落红,在雨横风狂的摧残下,凌乱不堪的飘零。这还不算,飞过的是秋千,本来秋千是女人们玩乐的所在,本应该是欢声笑语,而此刻贵妇却是形影相吊,孤独一人,哪里有人陪伴,更别说此时的她心烦意乱,孤单苦闷,笑是不可能的了,只能无奈落泪了。这两句非常有名,李清照在《词序》中说:“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清代著名词论家毛先舒对其进行了深入解读,说:“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
    总之,此词自然浑成、浅显易晓,层层渲染,步步深入,将主人公内心无奈苦闷,孤苦无依,深挚真切的感情展现地淋漓尽致。我在这里开头部分介绍欧阳修的政治经历的一段话语,不是说这首词就蕴含了作者的政治心态,只是提供多种解读的可能。我们可以不必理会其政治寓意,只需要用审美的眼光来欣赏这首词作就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