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们的物质欲望

(2012-02-26 04:30:40)
标签:

全职妈妈

中英文化差异

英国全职妈妈

快乐育儿

育儿

英国老公

金猪妈

两岁以前,孩子们看着钱,最喜欢是硬币,闪闪发亮,还动不动想放嘴里磨磨牙。
两岁到五岁,开始有意识知道钱能买到喜欢的巧克力和游戏等,但还是宁愿直接给了礼物最好。有钱先给父母,然后要求换东西。
五岁以后,开始对花花世界里的花花钞票有了足够的兴趣,或者说,对“花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十岁左右,不仅仅是花钱,而是看到同学,朋友们有的东西,开始计较为什么自己没有,怎么才能得到?
不少朋友都问我,孩子们要东西么?要东西怎么办?
孩子当然要东西,小时候一块糖,一本杂志,一个小玩具。
大了要手机,电脑,名牌服饰。
世界大了,东西多了,诱惑自然而然多了,就连对我来说,小时候吃快宝塔糖的幸福,现在买双Jimmy Choo也比不上。东西多了,物质丰富了,并不觉得孩子们幸福了。

朋友的女儿想买名牌外套,二三十镑的普通学生多功能外套不要了,喜欢的都是固定的牌子,动不动就上百。
我的老大男孩子穿衣服倒是没啥讲究,天天恨不得不用换衣服最好。但要手机,一般手机早玩烦了,黑莓都不要,要起码iPhone,电脑一般手提也不要,要触屏,有了触屏要iPad。

给不给是个很头痛的问题。给:是无限制的满足孩子们的欲望,错!
不给:孩子们抱怨自己的朋友有了这个,那个,怕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心,会影响到他的社交。

老大手里没有拥有ipad,但他并不觉得自己物质上缺什么,因为我们告诉他,东西是挣出来的,每拥有多一件东西,就多了一份责任。譬如他弄坏了球拍,就得自己补回来而且还要因为没有好好照顾而取消拥有另外一样东西的权利。特别是上次把老爸的象棋偷偷带到童子军,给弄坏了,后来要卖自己喜欢的Xbox360游戏来补偿。所以老大要东西之前,心理要先衡量一下,值不值得?
影响自信和社交?小学时候大部分男孩子带玩具去学校,因为我们不同意老大带玩具去学校,有男生不和老大玩,因为他没有玩具作为交换。因为这,老大掉了不少眼泪。猪爸坚决不让步。学校是学习的地方,带玩具本身就会产生各种你比我比,然后再发生玩具丢失,孩子为玩具多操了一份心!学校已经提供很多的书本和玩具来增加孩子的感知能力,带玩具完全没必要。家里的一定是家里的。后来老大学会了自己创造各种好玩的游戏来吸引别的小朋友。为了不让孩子为了没有玩具让人瞧不起,我们轮番请了很多小朋友来家里玩,儿子可以趁这个机会炫耀他的拥有(其实我们也很俗的呵呵),回到学校后他们会告诉其他小朋友,儿子的玩具有多酷,加上猪爸也喜欢打游戏,所有儿子的哥们马里奥还没过前几关的时候。儿子和猪爸已经全打通关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5EN00SIGG.gif为了儿子有一个自己骄傲的天地,猪爸特地买了美国的Wii, 这样只要美国新游戏一发行,他的朋友就会立马给我们买了带到英国。只要在老大做个说话算数的好男生,猪爸也会说话算数,让儿子是最酷的gamer(游戏者)。这大概也是我们认为最恰当的选择,孩子有一个自己的“comfort zone"。才不会真的很在乎别人如何。

回到买东西的习惯上:从小学开始,好多孩子有放学跟父母去零食店买个糖或者冰淇淋的习惯。我们没有。
周末家长有带孩子去一起购物的习惯,如果父母俩全职,我很理解,但我们很少带孩子们去逛商店,除非逛的目的就是为了他们来购买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平时的食品,衣物之类我尽量在孩子们上学时候完成,这样避免不必要的诱惑。让孩子们觉得他得不了这个,得不了那个。

对于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方法来让孩子管理自己的钱。有的父母定期给零花钱,有的让孩子们做家务挣钱,或者整理自己的房间等来挣。我们也试过很多方法,最后发现孩子做份内的事儿自豪感远远大于物质奖励给他们的快乐。对于俩儿子,最大的奖赏反而是让他们帮爸爸干活,然后一起去看场电影,买罐爆米花和几瓶饮料。

女儿目前还小,但特别喜欢和我混在厨房,捏个面团,剥个青菜,切个香蕉总之是个小打工。我们偶尔一起去逛商场,她会耍赖要好多好多首饰。如果没有准备给她买,我会让她臭美试戴好多,然后再一个个放回去。说等女儿长大了,我们可以挑一个最漂亮的。有一次真的是耍赖躺地上打滚。我数了一二三,不停止,直接抱出商店回家了。很久没有再一起逛过街,而且我会时不时提醒她,记不记得为什么上次妈妈从商店抱你出来。女儿知道,耍赖在妈妈这儿没有用。需要的爸爸妈妈肯定会买,不需要的可以考虑,但孩子们从小不可以任意妄为才是我们的出发点。

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是父母,最怕身边有父母看到我们给孩子添置了什么,马上给自己的孩子买去。我和猪爸不这样,我们认为别人孩子需要的并不见得我们的孩子需要。就象我们家老二就喜欢双层公共汽车,给他买了遥控飞机等他看看连盒子都不会碰一碰。不了解自己孩子的父母可以买了全天下的东西,也得不到孩子的爱。这点为人父母应该都知道。

孩子的习惯大部分都是一点点,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小时候一两次发脾气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很自然而然的形成脾气越来越大,开口就期待得到的孩子,得不到就会发脾气,打人的孩子。有一天,如果你在街上看到孩子发脾气,父母还在旁边和温和的劝慰,或者赶快满足孩子的愿望,十年如一日这么长大的孩子拿着刀子抢劫也不用大惊小怪。只有一句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