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才生锡兹洞背后的故事

(2017-12-08 20:53:51)
标签:

三才生

天府煤矿

黄锡兹

卢作孚

北碚

分类: 岁月如歌
   位于北碚区代家沟附近,青峰山下的三才生煤矿,原为上世纪初重庆商业界巨头黄锡兹的产业,据查:三才生煤矿始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主要为川江航运和工业生产提供优质原煤,在惨淡经营近三十载后,最终被天府煤矿吞并,成为天府煤矿的一部分。三才生煤矿早已关停,成为历史,但保存完好的锡兹洞矿井,以及山上的碉楼等历史遗迹,仿佛还在向过往的路人述说着一段还不曾遥远的岁月往事。
三才生锡兹洞背后的故事
 查《重庆市工商业史》:上世纪初,重庆商业巨头黄锡兹由于业务的发展,其经营范围由最初的川盐运销,逐步发展到糖,桐油,布匹,棉纱,山货等商品的进出口大宗贸易。并陆续创办了天锡公,天锡福,天锡永等十几家天锡字号,由于水运在当时的绝对主导地位,加上川江轮船运输刚刚兴起,故天锡号在业务上升的同时,也带来了货物运输上的极大不便。
三才生锡兹洞背后的故事
代家沟通往三才生的公路
      为解决货物运输问题,黄锡兹于1920年成立了福记航业部,即后来的聚福洋行(最后改为强华轮船公司),并在上海订造了三艘轮船用于川江航运。由于当时的轮船主要以烧煤为主,为给船队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实现煤炭自给,黄锡兹决定经营煤矿。
三才生锡兹洞背后的故事
黄锡兹当年从上海购置的轮船。
三才生锡兹洞背后的故事
三才生寺庙
三才生锡兹洞背后的故事
当年三才生煤矿的残存建筑
    1921年,黄锡兹通过自己的管家李炳光接触到李的同乡胡中行。胡当时手里捏有矿权采煤,由于受资金和技术的困扰,其业务经营开展艰难。经过李炳光从中说合,黄锡兹决定接手胡中光位于江北县静观场代家沟三才生的采矿权(今属北碚),定名三才生煤矿,初期投资白银1000两作为开办费用。
三才生锡兹洞背后的故事
三才生煤矿的残存建筑
    在房屋前面有一个巨大的拱桥形状的,像门一样的建筑物,向周围村民打听其具体用途,皆回答不清楚,只晓得这栋房屋是黄豆芽修的,后来产权归天府煤矿所有。
三才生锡兹洞背后的故事
 三才生煤矿当年的建筑。 
  第一次听到村民说黄豆芽这个名字,很好奇,于是问谁是黄豆芽,村民说:“黄锡兹噻,他是靠买豆芽起家的,所以都喊他黄豆芽”。我晕,黄锡兹是买豆芽起家的?好嘛,不得不佩服村民想象力的强大!
三才生锡兹洞背后的故事
已经关停的三才生煤矿
三才生锡兹洞背后的故事
  三才生锡兹洞矿井。矿井上方锡兹洞三字为黄锡兹的儿子黄明安于民国29年所题(1940年),为天府煤矿不可多得的工业历史文物。据查,黄锡兹于1940年去世,锡兹洞的题词很可能是黄明安为缅怀其父而题写的。黄锡兹之子黄明安在书法和摄影上颇有造诣,曾结交了一大帮艺术圈的朋友。锡兹洞三个字庄重浑厚,气度不凡,从中可以一窥黄明安的书法功底。黄明安解放后任长航局重庆分局副局长,还连续担任三届重庆市人民代表。1968年,黄明安病故。
三才生锡兹洞背后的故事
锡兹洞矿井入口,三才生煤矿关停后,井口已封闭。
    据了解,尽管黄锡兹生意做得大,但黄并不爱出门,本人对所有业务经营管理,基本上都是委托自己认为可靠的亲友进行打理,黄本人一般只是只是听会报。黄对三才生煤矿的管理也不例外,从接手成立三才生煤矿开始,黄锡兹就把煤矿交给胡中光管理,自己从来不去矿上,一直到黄锡兹的儿子接手黄家的产业时,依然还是延续这套管理方法。

三才生锡兹洞背后的故事
锡兹洞
  三才生煤矿成立后,即开始着手在代家沟开辟矿井,到1925年开始正式出煤。据记载,当时矿洞打通之后,工人采出一块方桌大小的煤,被成为“元光煤”,扎上红绸彩球,敲锣打鼓,沿途燃放鞭炮送到黄锡兹的公馆报喜。
三才生锡兹洞背后的故事
由于三才生煤矿和天府煤矿,均为二叠纪煤层,属同一矿脉,原为一个整体的矿区,仅仅在矿权上被分为两个煤矿。当时,由于天府开采规模较大,时间也比较长,至1933年,天府矿区的上山煤已基本采掘殆尽,而三才生的上山煤还储量比较丰富,以日产500吨记,三才生的上山煤还可以开采70年左右。三才生丰富的储量自然引起了天府煤矿董事长卢作孚的注意,于是天府通过越界取煤,控制北川铁路等手法一步步进逼,使三才生煤矿逐渐陷入困难的境地,以达到和三才生合并的目的。
三才生锡兹洞背后的故事
三才生锡兹洞旧照
   据了解,从1927年发起修筑北川铁路之时,卢作孚,唐建章,黄锡兹等人都是发起人之一。成立北川民营铁路公司时,黄锡兹曾投入股本5000元。1934年,北川铁路全线通车,成为当时从合川大田坎至江北县的白庙子(今属北碚)一线的煤炭运输大动脉。在北川铁路通车前夕,卢作孚整合铁路沿线的小煤矿,成立了天府煤矿,天府于是成为北川铁路于是成为北川民营铁路公司的大股东,卢作孚成为北川铁路的实际控制者,尽管如此,此时的北川铁路仍为沿线各矿共有。
三才生锡兹洞背后的故事
位于三才生煤矿锡兹洞背后山坡上的碉楼,是当年的护矿设施。
    由于三才生煤矿没有加入卢作孚的天府煤矿,自然在其后的生产经营运输过程中处处受到挤压。随着天府逐渐实行机器化采煤后,煤炭产量激增,铁路运力日渐紧张,于是在北川铁路运输分配上,天府处处挤压三才生,使得三才生煤矿的产运得不到很好的协同,处境艰难。
三才生锡兹洞背后的故事
被灌木杂草覆盖的三才生碉楼
     1938年,天府煤矿和内迁的中福公司合作时,北川民营铁路公司被天府煤矿兼并,原本各矿共用的铁路成为天府煤矿的专用铁路。由于受到天府的挤压,三才生煤矿的原煤运输问题显得更加艰难,三才生煤矿曾一度回复人力运输,从锡兹洞出河近20里,不但运输成本巨大,也不能很好的解决煤炭积压问题,增产困难,资金运转更是雪上加霜,最后不得不出高价让天府公司通过北川铁路代运部分煤炭。
三才生锡兹洞背后的故事
残存的三才生碉楼是那段历史的见证
      针对天府的挤压,三才生采取在在天府外围以磨心坡为据点(今天府磨心坡矿),将所有的地下矿权和阳山的土地都买过来,作为开采储备,以待天府上山煤开采殆尽后,再图东山再起。但由于天府和中福公司合并后,采用新设备大量开采下山煤,三才生对天府的包围计划也就宣告失败。在此期间,天府多次有合并三才生的意愿,但黄家人抱着宁愿拖垮,也不让天府吃掉的想法,谈判无果而终。
三才生锡兹洞背后的故事
三才生煤矿曾打算自建代黄铁路(代家沟至东阳黄桷树),由于卢作孚的干预,最后不了了之。为摆脱天府的打压,抗战期间三才生和孔祥熙的中国兴业合作,改组成立三才生煤矿公司。事实证明,投靠官僚资本的三才生也并未因此摆脱困难的境地。官僚资本的压榨,再加上其后修筑代黄铁路的入不敷出,早已把三才生煤矿压得喘不过气来,到抗战结束时,三才生已是奄奄一息,靠出卖存煤勉强维持。
三才生锡兹洞背后的故事
 三才生碉楼
  其实在1944年-1945年间,三才生煤矿曾出现过短暂的生产回升局面,但随着抗战结束,大量工厂回迁或关闭,用煤量急剧减少,三才生又陷入了困难境地。一直到1946年4月时,三才生煤矿已是资不抵债,只好去和天府重谈合并,卢作孚虽早有吞并三才生之意,但此时却若即若离,故意拖延,到三才生最后和天府合并时,几乎是白白的被天府吃掉的。
三才生锡兹洞背后的故事
碉楼上的射击孔仍然历历在目
三才生锡兹洞背后的故事
残存的三才生煤矿碉楼,是那一段历史的最后见证。
    如今的代家沟,后丰岩,青峰山下,早已没有了当年喧嚣,一段波澜壮阔的,伟大的工业时代已渐渐远去,行走在荒废的矿区,市镇,后工业时代的巨大视觉冲击依然沉重。不可否认,我喜欢流连于这些工业废墟,喜欢从它们支离破碎的痕迹中去发掘它们曾经的历史,去感受岁月带给它们沧桑和厚重。

三才生锡兹洞背后的故事
笔者和重庆市文保志愿者在三才生碉楼留影。

查阅的部分关于三才生煤矿的资料:
三才生锡兹洞背后的故事
查阅的部分关于三才生煤矿的资料:
三才生锡兹洞背后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