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轰炸遗址群-北碚报警台旧址

标签:
北碚报警台龙岗山大明社区大轰炸卢作孚 |
分类: 巴山渝水 |

西部科学院,即重庆自然博物馆旧址。

环境清幽的文星湾

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后门

黑龙江巷,为记住抗战时期沦陷的东北故土而命名的一条街道。

沿黑龙江巷一路前行,可以看到一个小区-龙江花园。从小区大门直接进去往里面直走,报警台就在小区后门位置的坡上。


龙江花园,公路前方即为报警台旧址。

好在路不难走,不一会即来到报警台下,沿着石梯上去就是报警台。

报警台正面
由于报警台周围草木繁茂,报警台很难看清全貌,唯有正面情况稍好,勉强可以拍摄。



北碚报警台由青砖加混凝土结构建成,外形像一碉堡或者碉楼。据了解:抗战时期为预警北碚市民躲避日机空袭轰炸,卢作孚及北碚市政当局在此处建立了空袭报警台,于1939年从德国购买铜质警报器一台,功率为7.5千瓦,所传之声可覆盖方圆十公里。抗战胜利后,报警台移交给了“大明纺织厂”,作为作息时间的报时之用。



北碚报警台由青砖加混凝土结构建成,外形像一碉堡或者碉楼。据了解:抗战时期为预警北碚市民躲避日机空袭轰炸,卢作孚及北碚市政当局在此处建立了空袭报警台,于1939年从德国购买铜质警报器一台,功率为7.5千瓦,所传之声可覆盖方圆十公里。抗战胜利后,报警台移交给了“大明纺织厂”,作为作息时间的报时之用。

被林木遮挡的报警台。


抗战时期,北碚作为陪都躲避日机野蛮轰炸的要人口和政府机关迁建区,其自身也没有逃过被日机轰炸的命运。据《抗战中的北碚》一书介绍,抗战时期日本飞机一共对北碚进行了四次轰炸,共计炸死近200人,炸伤300余人,炸毁房屋,街道,学校,机关建筑无数,其它财物损失更是无法估计。大轰炸是日本军国主义对重庆人民以及中国人民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近来,日本政府罔顾历史事实,妄图篡改侵略历史,将钓鱼岛问题国内化等企图都是中国人民决不能接受的。
报警台屹立在北碚龙岗山高处,像一名卫士,日夜俯瞰着饱经沧桑的碚城。它,更时刻提醒着过往的人们,居安思危,不要忘记那段饱受蹂躏的屈辱历史,做好自己,报效祖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让这种历史悲剧不在上演。
这是位于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对面的原三峡染织厂(即大明厂,重庆绒布总厂)旧址,当年的厂房早已荡然无存,原厂区位置成了一个环境清幽的小区。
前一篇:江津双福-最后的双福老街
后一篇:北碚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