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龙王洞

标签:
龙王洞北碚复兴江合煤矿龙王洞老街 |
分类: 巴山渝水 |

龙王村路口的龙泉小学,一所典型的山村小学。这个场景让我想起小学课文中描述山村小学的片段:”山沟里传来 琅琅的读书声,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村里的孩子,都去上学“。遗憾的是今天是星期天,没有学生上课,不然领略一下书中描述的场景感觉一定 不错。

前往龙王村路上,一座有故事的石桥。这座石桥距今已百年以上,位于旧时通往龙王洞的大路上,听当地人说,旧时以桥下溪流为界,右边村风水似乎不错,年年平安无事,五谷丰登;而溪流左边村似乎风水不稳,不是经常被水淹,就是这样那样的折腾。后来请了一位道师来查看,发现是水中有恶龙作祟,于是道师提议应该建一座桥,镇住这条恶龙。说来也怪,自从建了这座石桥以后,左边村从此变得太平无事。当然,传说仅仅是传说, 不尽以为信。不过,这座石桥位于进出龙王村的大路之上,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龙王洞的挑煤工没少从这座桥上经过,石桥上浸满煤工的汗水和脚印。


桥下的圆木看样子也有些年头了,不知是不是建桥时就有的?桥下放置圆木还是第一次看到,不知道起何作用?

前方就是龙王洞山,龙王村就在前面的山沟沟里。旧时,江合煤矿优质的龙煤产于此,龙王村因此而逐渐形成一个繁华的小场镇。

进山路口边的防火警示碑。

龙王洞的近代历史,和江合煤矿的历史是紧紧相关的。

从龙王洞山上流下来的清清山泉,千百年滋润和养育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山民。
查历史资料:嘉陵江小三峡地区富含煤炭资源,而江合煤矿所处的龙王洞地区正是位于这一区域之内,其开采历史长达200年以上。

这里曾经是繁华的集市,照片右手边的老房子是原来的龙王供销社。

曾经的龙王乡供销合作社,而今是冉大爷居住的房屋,时过境迁,已看不出历史的痕迹,一切归于平淡。

从龙王洞山上流下来的清泉,穿过老街的石桥,又沿着老街的边缘,流出大山,流向山外的大江大河。千百年来它无怨无悔地滋润着这一方勤劳的人民,更浓墨重彩的在重庆近代工业史上写下了不平凡的一笔。从清朝中期开始,龙王洞山的山民们即发现并开始开采原煤,到清朝末年,龙王洞已经形成五窑六厂的煤炭开采规模。因其煤炭质量较高,发热快,热量大,是川江航运的首选,有龙煤之称,重庆近代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华英煤铁公司”即诞生于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煤炭开采带动了当年龙王洞老街的发展。

龙王洞碉楼是当年老街鼎盛时期的最后遗迹。


碉楼大门之上的精美雕刻。

尽管时间过去快100年了,但碉楼的主体建筑依然坚固。

碉楼后侧

碉楼的主人冉大爷已经八十岁了,但身手依然利索,为了让文保志愿者一探碉楼内部,亲自搭楼梯爬上两层高的碉楼,带领志愿者进入碉楼。

碉楼顶部内的情况,碉楼顶部地板及周围墙壁全部用跳石砌成,十分坚固,确实易守难攻。让我不解的是很多碉楼内部地板都是木板铺成,而龙王洞碉楼却是用条石铺就,除非完整的条石铺设,不然如何生根,架设确实是个难题,不得不为前人的智慧暗暗称奇。

冉大爷介绍碉楼的情况和历史,据冉大爷讲,曾有人出资三十万收买这栋碉楼,但冉大爷坚决不卖,他说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轻易卖给别人。

从碉楼俯瞰龙王洞老街,曾经繁华的老街如今仅剩下几栋残垣断壁,时间并不久远,老街却正在加速消失,此情此景却足以让人唏嘘。

在碉楼的旁边,有一栋中西合璧的老建筑,尽管历经岁月沧桑,残垣断壁间依然显得与周围的建筑迥然不同,其西洋式的表示着这里曾经有故事。

据查,轮船进入川江第一人,英国冒险家立德乐曾于清末时期进入龙王洞地区,资料显示立德乐曾用非法手段攫取龙王洞地区50年的煤铁开采权和路权。在原江北县志中曾介绍立德乐在龙王洞建有居住和办公用的别墅。

眼前这栋造型独特的房屋是否也和立德乐有关呢?据了解这栋房屋冉大爷出生时就有了,其来历,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该房屋历史值得考究。


冉大爷今年80有余,精神矍铄,坐在碉楼前讲起龙王洞过去的故事不急不慢,娓娓道来。在和大家的交谈中,老人家偶尔也会陷入深思,仿佛是在追忆曾经逝去的时光。



老街群的群友们在冉大爷的院坝前休息。

继续前进


龙王洞老街残存的房屋。

龙王洞路边废弃的小煤窑。龙王洞老街因煤而生,解放前一直到解放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这里都曾经是这一片区域的商业活动中心,解放前由于这一代煤窑较多,龙王洞街上的酒馆,饭馆甚至营业到深夜。

曾经的的龙王供销社,这一片集中着修鞋铺,诊所,裁缝铺,饭馆等商业设施,是龙王场商业机构比较集中的地方。如今这里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只有墙上依稀可辨的标语口号--“发展经济,保证供给”,还在默默的向匆匆的路人述说着一段并不曾远去的故事。

老街废弃的门市,这个门市里面有炉灶,里面空间也不小,看起有点像个饭馆之类的。

龙王洞老街

这是江北煤矿的风机房


据说这里去年还在运转,今年随着江北煤矿的关停,这里逐渐沉寂下来,成为龙王洞工业时代的遗迹。

龙王洞通往白云古道上的老桥


沿着这条山路,可以一直通到渝北的白云,木耳等地。龙王洞之行到此为止,然而,龙王洞老街的故事,就像这脚下的山路,曲折蜿蜒,很长很长,仿佛通到了那白云的深处.......
前一篇:寻访赖家大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