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2016-08-03 21:34:16)
标签:

余家大院

洛碛镇

张关

水上漂

豆花

分类: 巴山渝水
重庆市渝北区洛碛镇,是中国闻名的千年古镇,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远在东周列国时称巴子国,辖川东地区。在东晋王朝时,洛碛设“枳县”城地址,历时200多年,枳县撤消后的洛碛仍属巴郡辖地(秦以后至清时的“巴”,指巴郡,民国以来的“巴”指巴县。)据传宋朝时洛碛又设“乐阳”县址,在今洛碛村廖石塔处,有遗迹可见,可惜在公元2000年时渝东洛碛大开发时被毁去。相传“乐阳”县城建有五道城门,夜起更时关闭城门,五更后打开城门。旧时无钟表,夜间以人工敲梆的方法,告诉人们时间,同时,在夜间且有兵士巡防。据查,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金榜状元冯时行,又名冯晋云,官拜宰相。据传他在幼时曾在洛碛隆福寺读过诗书,衣锦还乡后,在洛碛上码头城门进百米左手倒拐处(今洛碛酒厂,属朝阳居委)修有“文昌宫”,又称“文庙”,此乃我洛碛古建筑“九宫十八庙”的九宫之一。冯状元并在长江边上去的百米进洛碛老十字街城门牌坊上亲笔横写“晋云故里”四个大字。离现在近千年。同时,江北县(今渝北区)也就在那时新建县而分治了。

  洛碛地名考证:洛碛,顾名思义,是“水”和“石”的总称,地处长江上游区域,江滨北侧有数万平米的鹅卵石大坝,隔江与巴南区麻柳嘴相望,逆水约60公里是重庆,顺江而下约30公里是古城长寿。洛碛镇古时为枳县治所,明末清初湖广移民来此视为乐土,又因江滨有沙石积成碛宝坝两个,取名乐碛。南宋绍兴十四年,由洛碛出去的状元冯时行因在万州被罢官削职,一气之下将原籍“乐碛”改为“落碛”,后演变为洛碛。清乾隆时,洛碛置镇沿袭至今。

  洛碛依山傍水,是长江边上著名的水码头,古往今来、兴旺繁荣。鲜香嫩脆的四川榨菜,属清嘉庆年间洛碛僧人海螺首创。在民国时期,洛碛最高年产榨菜10万坛(每坛50-60公斤),产品远销上海和南洋。依托港口和航运,洛碛场镇逐步扩张,到1949年,洛碛街道有6条1940米,建筑面积67084平方米。建有九宫八庙,十个祠堂管所,与当时丰都“鬼城”齐名。在重庆作为陪都时期,除设有江北县立乐碛国民中心小学外,先后有国立女子师范学校、适商职业学校、互惠中学初中班从南京迁入洛碛。1947年,江北县立女子中学校也迁至洛碛。建国前,洛碛在江北县各场镇经济社会发展中,堪称首屈一指。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原江北县(今渝北区)境内的大型国企西南合成制药厂大门,据该厂职工介绍,该厂下个月即将进入破产程序,一个几千人的国企走到破产的边缘,多少令人唏嘘,同为国企职工,心中感到别有一番滋味。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西南合成制药厂职工医院。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西南合成制药厂废弃的部分厂区。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渝北区文物保护单位余家院子,整个建筑目前已被保护性封闭,围墙的墙上挂着文保部门的文物简介,以及文物保护宣传标语。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洛碛余家院子,位于洛碛原老街场镇之上。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余家院子始建于清朝晚期,为当时洛碛镇余氏家族民居,解放后为江北县洛碛区公所办公所在地。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原建筑规模宏大,为一四合院建筑,由大门,抱厅,正厅,厢房,后院等建筑组成,呈中轴线对称排列,目前整个建筑仅正厅和后院保留。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余家大院 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造型古朴,木雕精美,是渝北民居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历史研究价值。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余家大院后院部分,围墙较高,内部情况不明。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余家大院大门。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原洛碛老街,如今已成废墟。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余家大院远眺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西南合成制药厂废弃的厂区建筑。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洛碛老城区药川路,因此段公路分布两大化工企业西南合成制药厂和川庆化工厂而得名。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这段路同时也是原来这两大国企的主要生活区,公路两旁分布着很多老旧的职工宿舍,街道两旁浓缩着一个时代的记忆。药川路,曾经连接江边码头的道路,同时也因洛碛镇两大化工企业座落于此而繁华一时。而今随着两大国企的 倒闭,以及洛碛老街的整体拆迁,这条老街已经显得非常萧条,只剩下部分企业职工家属还在做最后的坚守。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说到洛碛,不能不说一下洛碛的豆花,洛碛河水豆花,水上漂在渝北区享有盛名,在重庆市也小有名气。据了解,洛碛人多以豆花饭当早餐,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练就了一手纯熟的“筷”上功夫。夹豆花时,先用筷子把一小块豆花拢到碗边,然后顺着碗壁把豆花推到碗沿,再用筷子的侧面轻轻地压压豆花,把多余的水分挤掉。最后,把筷子放平,轻轻一抬,一块豆花就软软地卧在筷子上。这时,再把豆花放进调料碗碟里,蘸上麻辣鲜香的调料,放进嘴里。豆花入口即化,有淡淡的甜味和浓浓的豆香,再加上各式调料在嘴里缠绕纠结,便是一场声色皆茂的舌尖盛宴。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洛碛豆花的调料一般油辣子,花椒,大蒜,花生米,榨菜末,芝麻,葱花,味精,麻油,酱油,蒜泥等十几种佐料,随自己喜好搭配,味道十分可口,下饭佐酒均宜。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四个人,一顿可口的豆花饭也不过5-60元钱,十分价廉物美。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站在张关俯瞰洛碛。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站在张关俯瞰洛碛。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洛碛通往张关的盘山公路,一路上风景十分优美。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又是一年丰收季,喜看稻海千重浪!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张关乡村景色
从洛碛(余家院子)到张关
渝北舒家镇乡村景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