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肖家镇-明明小学和卢作孚故居旧址

标签:
明明小学肖家镇卢作孚故居合川 |
分类: 巴山渝水 |

位于校园内的原合川明明小学大门。

该大门为石质牌楼式,座东向西,通贯式立柱用横额连接,五尖形顶部间饰以曲弧状边框,整体呈笔架状,通高约10米,厚0.6米,具有浓郁的书卷气息。

从原明明小学大门进来即是合川县明明小学校成立纪念碑,据了解,该纪念碑为由合川著名书法家、前清廪贡生张僪题写。


照片中,碑的前方为原学校的大门,大门通道两侧是原来学校的教室。

钟鼓楼位于旧址东端,呈官轿式,为石木结构建筑,共三层,重檐式攒尖顶,墙体用条石砌成,西面正中设门,一、二层内各设教室两间,开拱形窗,第三层内原吊有铁钟,鸣示上下课及食宿时间,其横梁上墨书“中华民国拾捌年季秋月下瀚吉立,合川县西里萧家场合场士绅建修”


该读书楼也是如今保留下来的明明小学最大,最完整的一栋建筑,整个建筑为一官轿式建筑,读书楼四周遍植黄桷兰,桂花树,虽历经80多年风雨,至今依然繁茂。

更令人吃惊的是,这所惠及三县(区)的明明小学,在解放前夕还曾作为中共上川东地下党的一个秘密据点。红岩英烈彭灿碧、“监狱之花”母亲原型之一卿慎吾、地下党员杜邦淑等在这里一边教书,一边为华蓥山游击队筹集枪弹、药品和绷带。书香融融的明明小学,同时还拥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民居内部



卢作孚故居的门牌编号为合川区肖家镇新学村四社001号。

故居房屋背后


在村民的指引下,我们在卢作孚故居前面的池塘堡坎上发现了卢作孚母亲坟墓的石制构件,上面雕刻的文字至今清晰可辨。




故居的山水依旧,故居的人们将永远记住从这里走出去的家乡人-卢作孚先生,这是他们的骄傲,也是巴渝儿女的骄傲。
后一篇:渝北石坪大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