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缙云后山

标签:
杂谈 |
分类: 行走日记 |
穿越缙云后山----狮子峰
2011年4月
上山地图
开始上山。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缙云山麓废弃的民居。
一路山花烂漫,春意盎然
站在半山腰远眺北碚区澄江镇
开始进入林区
开始进入林区
阳光透过森林的林隙,把点点金辉洒在铺满松针的小道上,森林,也因此而变得生动起来。 感觉这个地方风景不错,周围古木参天,巨石外边是千丈悬崖,在此休息应该很理想。
缙云山区生长着大片大片的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的王国,这儿的蕨类,感觉要比山外的蕨类大很多,有一种回到恐龙时代的感觉。
生命力旺盛的蕨类植物
百年以上的古松
森林的生命是如此的旺盛,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新陈代谢,今天的幼苗,明天的参天大树。几株小松苗,或许就是明天的一片森林。
路边随处可见的蕨类植物。
壮观的蕨类植物
蔚为壮观的蕨类植物,以及其顽强的生命力,冲破森林层层封锁,向着阳光生长。数亿年的沧海桑田,蕨类植物以这种不屈的斗志繁衍至今。
缙云后山的小道
沿着这条石梯可以登上缙云主峰狮子峰。
狮子峰主峰大门。
站在狮子峰眺望北碚新城区。 狮子峰下的缙云寺
在狮子峰的千丈绝壁之边,有一巨大的脚印。相传是真武大帝留下的。据传远古时,真武大帝云游至此,在此轻轻一跨,便跨到了重庆南岸的真武山。这个脚印就是当时所留。
缙云山香炉峰
缙云山太虚台,抗战时期,著名佛学大师太虚在缙云山寺创办国际佛学院,此台为太虚大师所建,大师常在此修身养性,传佛讲法。
狮子峰侧的棒子文,初见,甚为惊诧。
从这一角度看出去,狮子峰确实名不虚传,好大一个狮子头。
香炉峰香炉石,香炉峰的得名正源于此。
树树分石
香炉峰旁的下山小道。 饱经沧桑的千年古寺-缙云寺。缙云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迄今已1500余年,古名相思寺,崇教寺等。缙云寺古时香火鼎盛,庙产极广,但历经数度兴衰,今日的缙云寺亦不可和明清时同日而语。
缙云寺
缙云寺大殿外的唐代石碑。
缙云寺后的相思岩,缙云寺古名相思寺,这是古时僧人的舍利塔遗址。
唐代石碑。
太虚大师创办世界佛学院时纪念碑,石碑上有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亲笔签名。
缙云山明代石牌坊,石碑上的题刻为明神宗朱翊钧御笔。
缙云山又一国家重点文物,建于晚唐的石照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