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之:恭俭谦让,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
(2011-01-27 21:14:06)分类: 阅读 |
原典:恭俭谦让,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
解释:恭敬、勤俭、谦虚、退让是立身持家的根本,是品德才智的基础。深谋远虑,才不会陷入穷困的境地。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虚怀若谷,清雅脱俗的。只有这样,才能奠定坚实的道德根基,然后再谋深计远,运筹帷幄,退则自保,进则立功。管仲的政治谋略虽然可以"九合诸候,一匡天下",但因道德的根基不深不广,故尔缺乏一统天下的大志,使孔子惋惜不已。商鞅的计谋可以强国,但缺乏仁义。汉武帝时代的桑弘羊,能够为国家聚敛财富,但不能让老百姓富裕。二者都死于非命,不能自保,所以,算不上真正的智谋之士。<淮南子>说:大圣人的智慧固然很多,但他所坚守的却是不多的几条原则,所以他做什么都有成就。而普通人的智慧本来就不多,而他所做的事情却很多,所以做什么都做不好。<吕氏春秋>说:人与人智慧的差距在于眼光的长与短。
前一篇:《素书》之:抑非损恶,所以欀过
后一篇: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