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湖达坂望博峰

标签:
游记 |
上个星期,我在网上看到“天山情户外俱乐部”和“1+1户外俱乐部”联合组织的攀登铁湖达坂活动的帖子,于是就报了名。
铁湖,铁湖达坂位于东天山白杨沟最深处。铁湖是高山堰塞湖,它海拔3620米,全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冰冻状态——冰湖。铁湖达坂就在铁湖的西面(紧挨着),它海拔4040米(有的说:4100米),是东天山海拔上四千米以上不多的几个达坂之一,攀越难度较大(3级)。从它的起始点海拔2400米,徒步攀爬十公里,中间要翻越一个大平台(海拔3200米),最后到达登山的营地(海拔3530米),然后登顶4040米的铁湖达坂或观赏3620米的高山湖泊——铁湖。来回往返路程20余公里,攀登路线极其艰苦,据说:登上铁湖达坂,穿越全疆5级以上的线路,就没有任何问题。
也许网友会问:你刚开始户外徒步,就选择具有挑战性的暴走线路,是不是征服欲太强了。其实我在qq空间和博客开篇的《行者的足迹》中就阐述说:我不是来征服大山的,而是来亲近大自然的。虽然登萨拉达万我是第一个登顶(这次又是),但这并不表明我要征服谁或pk谁(我的两次首次登顶在山友和领队中引起了许多猜忌和误会)。之所以选择具有挑战性的暴走线路,就是想看看最原始的大自然的奇景,这是我从小的梦想。
也许网友和山友会问:萨拉达万和铁湖有什么奇景啊。尤其是铁湖,两岭夹一谷,全是光秃秃的山和碎石,有啥好看的。然而这两处线路这两年的确火了,据领队说:是某些山友发的帖子起的效果。以我来看,这两处线路之所以火,首先是它们满足了有要求的山友攀登的愿望,尤其是入门不久的山友。其次是两处景点各有独特之处:萨拉达万峰,是萨拉达万地区的南北分水岭,站在峰顶,可环顾四周的景色。而铁湖达坂直接面对着雄伟的博格达峰,是近距离观赏博格达峰的最好的地点之一。所以,它们既有攀越的挑战,又有观赏的愉悦,何乐而不为呢?
这次登铁湖,我的身体状况并不好,一是前几日闹肚子,把身体折腾的够呛(当天早晨还拉肚子),二是这几日小区白天停水,晚上来水,所以我只能晚上接水,这导致我睡眠不足,再加之,早晨只吃了一点昨日的剩面条,所以能否爬上铁湖达坂,我心里并没有数。可当车开进东天山的白杨沟时,我顿时精神起来。
在下车前,领队在安全和时间上作了安排和要求:13:30—14点到达达坂下的大本营,17点不管是否登上达坂必须往下撤。
下车,我们背上背包就开始向沟里前进。
由于东白杨沟位于东天山的南坡,这里雪较少,植被也较少,除了沟的前端有一些榆树之类的树木,沟的两侧的山上几乎寸草不生,全是赤裸的岩石。沟里的山坡上长着一些草,但都不高,尤其是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坡地,嫩绿的小草只有寸把长。不过这里虽然草的长势不是很旺(海拔和气候的原因),但却有哈萨克牧人的羊圈和毡房。听领队说:这里只有到了八月份草才长起来,那时牧人才来这里放牧。
我们三人徒步的的速度很快,中间休息的时间很短,尤其到后半程,几乎休息停顿的时间不过1-2分钟(喘口气),走了一半我们就把徒步的队伍拉了1-2公里远(看不见了)。后面的领队在询问进程时质问我旁边的领队:为什么走得这么快?我旁边的领队无奈的答曰:“这两人太剽悍。”其实我在徒步攀爬到两千七八米时,身体不是没有反应:心口隐隐的作痛(这是去年冬天支气管病后期留下的并发症)使我呼吸起来很痛苦,加之脚伤刚好一点,行进起来顾忌较多。但我忍住了,而且步子越走越顺,越走越快。这时领队有点生气了,他让我独自向前冲,我告知他,自己不识路,跟着他心里有底。我知道他体力不支,就悄悄在他旁边,一边拍照,一边徒步前行。在徒步时,领队告诉我们,他不上达坂了。我见此只好约同行的山友一起上达坂。
从登山营地到达坂顶,垂直海拔高度有510米高,站在达坂脚下向上望,那高大倾斜的陡坡,令人生畏。这可是在海拔3530米的高度攀登啊,其艰难在登萨拉达万峰时我深有感触。今天我要站在萨拉达万峰的海拔高度再往上登510米,其困难可想而知。
铁湖达坂其实是由两侧的山脉对接而成的一个垭口,攀登的线路铺满了两侧山峰分化下来的石砾和未化的积雪,所以攀登起来和萨拉达万峰顶的那段路很像。我沿着这条石砾路沿之字形向上攀登。这时天地之间万籁寂静,空旷的山谷,广大的空间,将山谷里的一切都衬得那样渺小,在我耳边只有刮过的山风和峭壁岩缝间奔泻而下的溪流声。由于在攀登时,我将跟随其后的山友拉了有几百米远,所以刚开始达坂上只有我孤单的身影在移动。由于有了攀登萨拉达万的经验,我攀登起来很从容,每往上攀登五六米就歇一下,为了等随后而上的山友,我甚至在爬到大半程时,坐在石头上吃起东西来。
在达坂顶上合影时,让我惊奇的是,山友们拿出的不是队旗,而是鲜艳的五星红旗。
17:00我们登顶的山友开始往下撤,在下撤时,我为了保护上次攀越萨拉达万时伤了的左脚(大拇指),只能侧身下撤,由于重心偏移,导致膝部受伤。我就是拖着这样的伤腿,下撤了近十公里的山路,其痛苦可想而知。20点多,全部山友都撤到了停车地。
这次登铁湖达坂,共来山友52名,登顶达坂21人,我有幸又成为第一个登顶者,而且整个登山过程没有出现任何高山反应。
再见铁湖达坂,再见博格达峰,不知何时我能再走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