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湖达坂望博峰

(2011-06-15 12:09:35)
标签:

游记

                    铁湖达坂望博峰

铁湖达坂望博峰    在准备攀越萨拉达万峰时,丽山户外店的老板就说:登完萨拉达万,6月份就爬铁湖达坂。在登萨拉达万时,山友告诉我:爬铁湖达坂有劈腿(山友行话:累虚脱)的感觉。于是心中就有了,登完萨拉达万,就爬铁湖的想法。

上个星期,我在网上看到“天山情户外俱乐部”和“1+1户外俱乐部”联合组织的攀登铁湖达坂活动的帖子,于是就报了名。

铁湖,铁湖达坂位于东天山白杨沟最深处。铁湖是高山堰塞湖,它海拔3620米,全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冰冻状态——冰湖。铁湖达坂就在铁湖的西面(紧挨着),它海拔4040米(有的说:4100米),是东天山海拔上四千米以上不多的几个达坂之一,攀越难度较大(3级)。从它的起始点海拔2400米,徒步攀爬十公里,中间要翻越一个大平台(海拔3200米),最后到达登山的营地(海拔3530米),然后登顶4040米的铁湖达坂或观赏3620米的高山湖泊——铁湖。来回往返路程20余公里,攀登路线极其艰苦,据说:登上铁湖达坂,穿越全疆5级以上的线路,就没有任何问题。铁湖达坂望博峰铁湖达坂望博峰

也许网友会问:你刚开始户外徒步,就选择具有挑战性的暴走线路,是不是征服欲太强了。其实我在qq空间和博客开篇的《行者的足迹》中就阐述说:我不是来征服大山的,而是来亲近大自然的。虽然登萨拉达万我是第一个登顶(这次又是),但这并不表明我要征服谁或pk谁(我的两次首次登顶在山友和领队中引起了许多猜忌和误会)。之所以选择具有挑战性的暴走线路,就是想看看最原始的大自然的奇景,这是我从小的梦想。

也许网友和山友会问:萨拉达万和铁湖有什么奇景啊。尤其是铁湖,两岭夹一谷,全是光秃秃的山和碎石,有啥好看的。然而这两处线路这两年的确火了,据领队说:是某些山友发的帖子起的效果。以我来看,这两处线路之所以火,首先是它们满足了有要求的山友攀登的愿望,尤其是入门不久的山友。其次是两处景点各有独特之处:萨拉达万峰,是萨拉达万地区的南北分水岭,站在峰顶,可环顾四周的景色。而铁湖达坂直接面对着雄伟的博格达峰,是近距离观赏博格达峰的最好的地点之一。所以,它们既有攀越的挑战,又有观赏的愉悦,何乐而不为呢?

这次登铁湖,我的身体状况并不好,一是前几日闹肚子,把身体折腾的够呛(当天早晨还拉肚子),二是这几日小区白天停水,晚上来水,所以我只能晚上接水,这导致我睡眠不足,再加之,早晨只吃了一点昨日的剩面条,所以能否爬上铁湖达坂,我心里并没有数。可当车开进东天山的白杨沟时,我顿时精神起来。

在下车前,领队在安全和时间上作了安排和要求:133014点到达达坂下的大本营,17点不管是否登上达坂必须往下撤。

下车,我们背上背包就开始向沟里前进。

由于东白杨沟位于东天山的南坡,这里雪较少,植被也较少,除了沟的前端有一些榆树之类的树木,沟的两侧的山上几乎寸草不生,全是赤裸的岩石。沟里的山坡上长着一些草,但都不高,尤其是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坡地,嫩绿的小草只有寸把长。不过这里虽然草的长势不是很旺(海拔和气候的原因),但却有哈萨克牧人的羊圈和毡房。听领队说:这里只有到了八月份草才长起来,那时牧人才来这里放牧。

 
铁湖达坂望博峰

铁湖达坂望博峰

铁湖达坂望博峰

铁湖达坂望博峰
    铁湖达坂望博峰

铁湖达坂望博峰

    东白杨沟和萨拉达万所在的沟谷不太一样,这里的山谷很宽很深,尤其是山谷里隆起的山坡很多,这些山坡很高很大(高者海拔达3200米),攀越起来极艰苦且又容易让人迷路。

 
铁湖达坂望博峰

铁湖达坂望博峰

铁湖达坂望博峰

    
刚开始上路,我就紧跟在领队的后面,经过两次休息后,徒步的队伍开始进入高海拔的陡坡地段,这时徒步队伍逐渐拉开了距离。走在第一梯队的只有三人,一个是领队,一个是我,还有一个山友。这次登铁湖达坂为了挑战自我,我只带了一根手杖,而紧跟着我的这位山友,虽然带了两根手杖,却插在背包上弃而不用,仅凭两条腿前行,我知道这是在挑战。

 铁湖达坂望博峰

 

我们三人徒步的的速度很快,中间休息的时间很短,尤其到后半程,几乎休息停顿的时间不过1-2分钟(喘口气),走了一半我们就把徒步的队伍拉了1-2公里远(看不见了)。后面的领队在询问进程时质问我旁边的领队:为什么走得这么快?我旁边的领队无奈的答曰:“这两人太剽悍。”其实我在徒步攀爬到两千七八米时,身体不是没有反应:心口隐隐的作痛(这是去年冬天支气管病后期留下的并发症)使我呼吸起来很痛苦,加之脚伤刚好一点,行进起来顾忌较多。但我忍住了,而且步子越走越顺,越走越快。这时领队有点生气了,他让我独自向前冲,我告知他,自己不识路,跟着他心里有底。我知道他体力不支,就悄悄在他旁边,一边拍照,一边徒步前行。在徒步时,领队告诉我们,他不上达坂了。我见此只好约同行的山友一起上达坂。

  很快我们就到达了海拔3200米的大平台,所谓的大平台只不过是一块不太大的缓坡地,上面长满了浅浅的绿草,在这碎石山岩裸露的地带,到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站在大平台,铁湖达坂高大的身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没有停步,直接前行到铁湖宿营地。

  铁湖达坂望博峰

 铁湖达坂望博峰

铁湖达坂望博峰

    
在铁湖宿营地我们安营扎寨,开始休息吃午餐。吃完午饭,我约同行的山友攀登达坂,山友却因没带打火机,煮不成热咖啡,要等后面的山友来借火,婉转地拒绝了我的请求。我见此只好单人独行上达坂了。领队见此,再不提让我独行的话,要求我等待后面的人一起上,我知道等后面的人倒,再吃饭休息,时间至少在一个小时以上,而这里海拔高,气温低,我只穿了一件短袖t恤,到那时不把我冻个透心凉才怪呢。我敷衍了几句,转过山脚直接开始攀登铁湖达坂(这时的时间是13:28)。就在我转出山脚时,只见另一个山友也跟着上来了。

从登山营地到达坂顶,垂直海拔高度有510米高,站在达坂脚下向上望,那高大倾斜的陡坡,令人生畏。这可是在海拔3530米的高度攀登啊,其艰难在登萨拉达万峰时我深有感触。今天我要站在萨拉达万峰的海拔高度再往上登510米,其困难可想而知。

铁湖达坂其实是由两侧的山脉对接而成的一个垭口,攀登的线路铺满了两侧山峰分化下来的石砾和未化的积雪,所以攀登起来和萨拉达万峰顶的那段路很像。我沿着这条石砾路沿之字形向上攀登。这时天地之间万籁寂静,空旷的山谷,广大的空间,将山谷里的一切都衬得那样渺小,在我耳边只有刮过的山风和峭壁岩缝间奔泻而下的溪流声。由于在攀登时,我将跟随其后的山友拉了有几百米远,所以刚开始达坂上只有我孤单的身影在移动。由于有了攀登萨拉达万的经验,我攀登起来很从容,每往上攀登五六米就歇一下,为了等随后而上的山友,我甚至在爬到大半程时,坐在石头上吃起东西来。

 铁湖达坂望博峰

铁湖达坂望博峰

铁湖达坂望博峰

     铁湖达坂望博峰

铁湖达坂望博峰

 越往上爬脚下的石头越小,坡度越陡,可谓是上一步,滑半步,攀登起来极其吃力,快到顶峰时,脚下的小石头变成了沙粒,望着近在眼前的达坂,我几步就冲了上去,达坂顶上残留的积雪清晰的留下了我攀登的足迹。

  铁湖达坂望博峰

  铁湖达坂望博峰

 
   
来到达坂顶(14:54),我的眼前豁然一亮,博格达那高大的雪峰凛然地、清晰地展现在我眼前。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这么近地仰望他。望着在白色的云雾中耸立的博格达峰,我仿佛感到自己真的来到了神话中的天界。面对眼前青色的覆盖着白雪山峰,你会不由自主地体会到什么叫庄严,什么叫圣洁,什么叫神圣。我激动地仔细打量着这伟岸的身躯:从山上覆盖的冰雪到山中央凝固的冰川,再到山脚下发育流淌的河流,生怕遗漏了哪一个地方。而眼前的博格达雪山,则像一位沉默,冷峻,威严的父亲,一声不吭地任我观赏着他。作为老师我感慨,如果将地理课放在这上,该是一种什么感觉?这给予学生的恐怕不单是地理知识吧。

 铁湖达坂望博峰

铁湖达坂望博峰

铁湖达坂望博峰

铁湖达坂望博峰

铁湖达坂望博峰

铁湖达坂望博峰

铁湖达坂望博峰

    
观看够,拍完照,我按哈萨克人的风俗在达坂上的小石塔上放了一块石头:愿山神保佑我们吉祥平安。铁湖达坂望博峰

 
  
过了半个小时,山友们陆续登上了达坂,他们跳着、笑着,激动的不知怎么是好。

在达坂顶上合影时,让我惊奇的是,山友们拿出的不是队旗,而是鲜艳的五星红旗。

 铁湖达坂望博峰
 

17:00我们登顶的山友开始往下撤,在下撤时,我为了保护上次攀越萨拉达万时伤了的左脚(大拇指),只能侧身下撤,由于重心偏移,导致膝部受伤。我就是拖着这样的伤腿,下撤了近十公里的山路,其痛苦可想而知。20点多,全部山友都撤到了停车地。

这次登铁湖达坂,共来山友52名,登顶达坂21人,我有幸又成为第一个登顶者,而且整个登山过程没有出现任何高山反应。

再见铁湖达坂,再见博格达峰,不知何时我能再走近你。

            ——旷野的风(哈哈)

                  613-14日书于家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