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静水深流--闫平中国股市怪现状杂谈 |
分类: 时事杂谈 |
2、股市成为“提款机”。由于不是以效益改善为基础,沪深股市整体上市公司中的税后利润、每股净收益并没有整体上升,而以资金流入,带动市值的上升,于是股市对股民而言变成了吞钱兽、对上市公司来说变成了提款机。在此轮宏观调控周期中,没有比减持上市公司股份让股东与高管更快地获得资金,股市已沦为“提款机”。就在12月初,在市场中个股普遍暴跌的情况下,中小板上市公司北纬通信(002148,股吧)成为市场焦点,控股股东减持套现2015万元。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数据显示,1-11月份,“大小非”减持解禁流通股份38.79亿股,而在9月至11月期间减持规模也逐渐增加。
3、不分红的“铁公鸡”比比皆是。不少具备分红能力的上市公司,借企业研发或扩大再生产等名义逃避分红责任。上市公司采取的分红大多具备象征意味,它们每年不断地从股市中大把大把地捞钱,而投资者得到的回报只是残羹剩饭。此外,上市公司利润增速放缓而公司高管薪酬增速迅猛的现象,令广大投资者愤慨不已。曾有媒体披露:国金证券年报显示,2010年应付职工薪酬达到3.87亿元,相比2009年提升了67.78%;而在2009年,即决定不分红的第一年,员工薪酬同比增加了102.11%。该公司高管的薪酬增长也同样明显:公司在2010年实际向高管人员发放薪酬达到2041.58万元,相比2009年提高了32.91%;其中,该公司董事长冉云的年薪从2009年的121.03万元陡增至263.79万元,增幅达117.95%;此外,累计有5名高管年薪超过200万元。
持续的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稳健发展的主要标志,对于培育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理念,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源动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股市一直背负圈钱的骂名,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上市公司拿得多给得少。统计显示,1990年至2010年,A股融资总额是分红总额的2.27倍。上市公司“重融资、轻回报”,很难使股民依靠分红回报来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增加财产性收入,只能从长线投资转向短线投机,通过“高抛低吸”来博取股票差价收益,这也助长了证券市场“重投机、轻投资”的畸形价值取向。
4、企业造假上市。企业在中国上市需要中国证监会审批,即核准制,对企业在经营规模、法律、会计等方面有严格要求。一些企业为了能够上市,将申请文件过度包装、在内容上做虚假陈述,无数丑闻因此而起。目前这种急功近利的投资心态已经从二级市场蔓延到一级市场,各类创投公司对于企业上市的包装,不仅造成优秀创新企业价值的扭曲,更从深层次波及新股发行市场的健康运行。2010年12月16日,“胜景山河”股票拟挂牌前夜,被深交所紧急叫停。有媒体报道称,多名记者在进行地毯式调查后发现,胜景山河的招股书披露不实、涉嫌虚增销售收入。在其招股书中显示的黄酒主要消费区江苏、上海等地,均没有发现其主打产品的踪影。
5、“政策市”涛声依旧。中国的股市向来就是政策上吹什么风,股市就下什么雨,反映之迅捷灵敏,着实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