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元:1.51亿美元——发改委对联合利华处罚偏轻
(2011-05-07 11:17:43)
标签:
静水深流--闫平发改委联合利华罚款200万元杂谈 |
分类: 时事杂谈 |
然而,本人以为联合利华被罚200万元的处罚依然偏轻,难以达到惩戒的目的。
首先,200万元的罚款,在国内看似乎是一个“高额罚单”,但要想指望通过它能有效震慑、惩戒如联合利华这样的国际日化巨头的操纵市场价格行为,显然还远远谈不上“伤筋动骨”,恐怕就连下点“毛毛雨”都算不上。数据显示,联合利华仅去年第四季度便实现净利润年比增长15%至9.55亿欧元,约合88.8亿元人民币。
再者,同样是因为“操控价格”, 欧盟委员会4月13日宣布,对宝洁和联合利华处以总额3.2亿欧元(约合4.6亿美元)的反垄断罚款,以惩处这两家日用消费品巨头操控家用洗衣粉价格,其中联合利华受罚约1.5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8亿多元。尽管由于两家公司事发后积极配合调查并主动交待问题,寻求和解,相关罚款已被削减10%,但数额依然相当可观。
同样是“操控价格”,一面是欧盟委员会对宝洁和联合利华两日化巨头开出的罚单罚款3.2亿欧元(约合4.6亿美元),一面是仅对联合利华罚款区区200万人民币,对宝洁并未处罚。如何才能对操作价格行为更具威慑力、真正起到惩戒效果,答案无疑一目了然。
实际上,宝洁和联合利华在中国同样存在操控家用洗衣粉价格行为。发展改革委称,3月下旬,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多次接受采访发表日化产品涨价言论,新闻媒体多次报道联合利华等品牌的日化产品将于4月份涨价,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部分城市出现抢购日化产品的现象。现已查明,联合利华今年3月向各大超市发出调价函,通知联合利华品牌部分日化产品4月1日起涨价。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自2011年3月21日开始,多次接受多家新闻媒体采访,发表“日化行业进入涨价周期”、“不排除第二次涨价的可能性”等言论。这些行为导致日化产品涨价的信息广泛传播,增强了消费者涨价预期,引发部分城市发生日化产品抢购,个别超市联合利华的产品日销售额超过正常时期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既然是“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又有确凿证据,那么,对联合利华罚款200万元,是否能带来发改委所期望的“促进市场价格平稳有序”、“制止不合理涨价行为”效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无法让人感到很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