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见闻)古老的兰州羊皮筏子(文、图)

标签:
静水深流--闫平兰州羊皮筏子旅游见闻休闲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 |
分类: 大江南北 |
到了兰州,当地导游告诉我们,“羊皮筏子赛军舰”是广泛流传于兰州的一个俚语,看一看、坐一坐兰州的羊皮筏子便是必须的一件事情。
羊皮筏子,旧称“革船”,“ 九曲黄河十八弯,筏子起身闯河关” ,兰州羊皮筏子从清光绪年间就已经兴起,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之后这项古老的手工艺一直传承不断。皮筏在古代主要用于青海、兰州至包头之间的长途水上贩运。
在黄河岸边,我们见到了早有耳闻的兰州羊皮筏子。羊皮呈黄色,每个筏子由三排、大约13个吹起的羊皮组成,用木板固定。
我问当地老乡,羊皮是公羊还是母羊的?老乡告诉我,都有,公羊多一些。人们在屠宰时,剥下大个羊只的皮毛,用盐水脱毛后以菜油涂抹四肢和脖项处,使之松软,再用细绳扎成袋状,留一小孔吹足气后封孔,以木板条将数个皮袋串绑起来,皮筏即告做成。因其制做简易,成本低廉,在河道上漂流时便于载运而在民间广为使用。
导游还告诉我们,自2006年兰州羊皮筏子被甘肃省文化厅正式确定为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当地政府已经正式开始继续申报,让兰州羊皮筏子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冲刺。(完)
前一篇:(游记)壮美虎跳峡
后一篇:我们那依然贫瘠尚待帮扶的大西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