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捷克陨石爱好者用捷克陨石泡水做的实验。
(2011-01-13 18:54:1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捷克陨石经验分享 |
水分子溶油(植物油)实验
一、实验目的:
测试纯净水、自来水、纳米能量杯盛装的水、陨石浸泡的能量水对植物油的溶解能力,以比较其分子团大小及水的活性(溶解力、渗透力等),并验证纳米能量杯和捷克陨石能量的功效。
二、实验日期:
2011年1月10日1:00
三、实验环境:
冬季室温(未开空调)。夜间室外气温约2℃(据天气预报)
四、实验用品:
玻璃杯5个、“福临门”天然谷物调和油1瓶、“思宝”纳米能量杯2具、35g捷克陨石1颗。
说明:
1、“思宝”纳米能量杯:采用清华大学工程系纳米科技制造的纳米功能杯。据资料介绍,该产品经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南开大学等权威机构测试检验,达到“小分子团水”数值。
2、捷克陨石:是一种绿色透明的玻璃质陨石,全世界只有捷克这个国家才有发现和出土,其成因科学至今无法解释。捷克陨石具有强大的、神秘的能量,很多修行人、气功师将它视为至宝。用它浸泡的水被称为能量水。
五、实验水样:
1、自来水;
2、纯净水;
3、思宝纳米能量杯(容量450ml)盛装3小时的纯净水;
4、思宝纳米能量杯(容量450ml)盛装3小时的自来水;
5、捷克陨石浸泡3小时的自来水(浸泡量约300ml)。
六、实验方法:
每个玻璃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水(均为冷水)和植物油(同为“福临门”天然谷物调和油),然后分别摇匀。
七、实验结果:
1、自来水、纯净水:无论怎么摇都不能与植物油溶合,静置后水油分离界线明显,水是水油是油,下层水依然透明,上层油仍为黄色,只是多了些气泡。
2、思宝纳米能量杯盛装3小时的纯净水:经摇匀约有2/3的水与油溶合,静置后一分钟后,溶合部分呈白色稀释乳状,未溶合部分可见约有1/3的透明水层沉底。
3、思宝纳米能量杯盛装3小时的自来水:经摇匀约有4/5的水与油溶合,静置后一分钟后,溶合部分呈白色稀释乳状,未溶合部分可见约有1/5的透明水层沉底。
4、捷克陨石浸泡3小时的自来水:经摇匀能完全溶解植物油,整杯全部呈白色稀释乳状,静置5分钟内仍未看到透明水层下沉分离。
5、重点监测3和4。由于受重力作用,久置后水分子均逐渐释出下沉,重新形成水油分离。6小时后重新摇匀,“3”中的水基本丧失溶解植物油的能力,与普通自来水差不多;而“4”中的水却仍能维持之前的溶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