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的财务分析
(2011-01-04 12:21:13)
标签:
内部财务管理进出口业务外贸企业财务分析教育 |
1.明确原始记录管理及填报要求的办法。包括统一规范各种原始记录,确保原始记录的真实、完整、正确、清晰、及时,健全财务管理资料。
2.明确财产、物资的管理及清查盘点办法。
3.明确商品计量、检验验收办法及定额管理办法。
4.明确编制财务预算的要求。包括财务预算编制办法程序;预算调整的程序、方法及考核要求。
5.确定内部稽核制度。包括内部稽核工作的职责分工,内容和要求。
6.确定财务分析制度。包括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和检查;分析资料的真实、可比,以及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程序和目的要求等。
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基本制度
1.资金管理制度。包括资金需要量的预测、资金预算的编制、最佳筹资渠道的选择及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等。货币资金日常管理的原则及办法;现金、备用金收支的管理办法及内部控制制度。
2.外币业务管理制度。包括确定企业记帐本位币;明确企业记帐汇率、合理选择汇兑损益计算确认的方法及企业外币帐户的调整方法。
3.主营业务收入管理制度。包括商品销售收入、代购代销业务,商品销售的预测、分析及日常管理制度;进出口商品销售收入有关运费、保险费、佣金的收支管理办法。
4.利润及其分配管理制度。利润考核指标及责权归属;企业各项营业外收支项目、范围、财务手续和核算管理办法;按国家统一规定的税后利润分配顺序及分配比例。
5.财务报告、分析及评价制度。企业应根据统一规定填报有关报表和编写财务情况说明书,同时应根据内部管理需要,合理选择、设置一些内部报表。健全企业财务分析制度,包括财务分析的项目和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组织程序、具体方法及分析报告的编写要求等。健全企业内部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6.进出口业务的财务管理办法。包括进出口业务财务工作程序,合同生效后应履行的财会手续;明确规定出口业务中跟踪结汇、采购备货、商品出库、外汇帐款结算、出口退税、运保费、佣金支付等,以及进口业务中落实外汇、开证准备、付款结算等各具体环节的具体财会手续及责任,建立起程序明确、手续明了、责任清楚的进出口业务财务管理办法和内部控制制度。
7.不同贸易方式的财务管理办法。外贸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建立有关代理进出口业务财务管理办法、出口信贷方式销售管理办法、代销国外商品销售财务管理办法、加工补偿业务、易货贸易业务等其他贸 易方式的财务管理办法,健全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8.信用证及其它结算方式的财务管理办法。外贸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的特点,也可独立于进出口业务内部财务管理办法之外,单独制定信用证及其它结算方式下的财务管理办法,包括合同信用证条款的签订、开立信用证的程序、验证审证程序以及其他结算方式中财会部门应明确履行的程序、手续与相关的责任等。
三、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应注意的问题和程序
外贸企业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时,应遵循一定程序。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是实施企业科学管理的内在要求,不只是企业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的任务,应在企业法人代表的领导下,吸收经营管理各方面人员参加,必要时还可以向有关专家咨询,由财务部门具体操作共同完成。外贸企业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应遵循的一般程序是:统一认识;起草草案;修改完善;由企业法人代表签署发布执行并上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