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中英文十四行诗音步的探讨(原创)

(2011-04-07 22:23:02)
标签:

杂谈

分类: 诗文理论探讨

    文/冰默樱娘

    因诗友的提醒,最近对英语十四行诗的音步做了一些研究。其实,音步不是十四行诗特有的,英语诗歌都有音步的存在,只不过不同的诗歌音步的使用情况也不同,有三音步、四音步、五音步的,还有不同音步交叉使用的。

‍    一、英语诗歌音步和抑扬格的概念
    1、 音步是由一定数目的重读音节(arsis或ictus)和非重读音节(thesis)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组合。这个组合可以是一个多音节单词,也可以是一个词组,甚至还可以是不同单词不同部分的组合。
    音步的排列方式构成英诗的格律(meter 或 measure)。
‍    2、依照每一音步中重读音节(扬)和非重读音节(抑)的排列方式,可以把音步分成不同种类,即格律。抑扬格(Iambus)是英诗中最常见的一种格律。
‍‍    3、所谓抑扬格(Iambus),是指每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构成的组合,非重读音节为抑, 重读音节为扬。   
‍       因为涉及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有必要先比较分析一下它们的不同之处。

‍    二、英语单词和汉字的区别
‍    1、英语单词有些只发一个音,但很多单词都是双音节甚至是多音节的,例如 water (水)是双音节,而 temperature(气温)就是多音节,而汉字就是单音的,没见过要发两个音的汉字;
‍    2、英语单词在句子中有重读、轻读之分。一般来说,实义词通常重读。它包括名词、部份代词尤其是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形容词、数词、副词和动词。虚词通常非重读。它包括助动词、大多数的代词、连接词、冠词和前置词。一个双音节以上的单词本身就有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这与汉字有本质的差别。

    三、英诗中音步‍的抑扬格实例分析 

       例1: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William Wordsworth)
         

    这个诗行就可划分成4个抑扬格音步。   
    我们可以看出, wandered 是个多音节单词,它同时分布在两个音步中,前一部分 wan 为第一个音步的重读(扬),后面的部分 dered 为第二个音步的轻读(抑);lonely 也是个多音节单词,它也同时分布在两个音步中,前一部分 lone 分布在第二个音步,为第二个音步的重读(扬),后面的部分 ly 为第三个音步的轻读(抑)。这在汉语诗歌里是不可能发生的,一个汉字不可能同时分布在两个音步中。


       例2:
       再以莎翁第七十三首十四行诗第一节为例来分析:
                                                            
                                Sonnet 73

That time / of year / thou may’st /in me / behold
When ye/llow leaves,/ or none, /or few,/ do hang
Upon / those boughs / which  shake / against / the cold,
Bare ruin’/d  choirs /where late /the sweet /birds sang.

    我们看到第一诗行的最后一个音步就是一个单词,有人认为这是个不完整的音步,而我则认为这个单词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抑扬格音步,behold[bɪˈhold] 正好前面的音节是轻读be(抑),后面的音节hold 为重读(扬),是一个兼具重读音节和轻读音节的双音节单词。
    第二诗行的第二个单词yellow [ˈjɛlo]又是一个兼具重读音节和轻读音节的双音节单词,重读音节和轻读音节分别分布在第一、第二音步中;第三诗行的单词 Upon[əˈpɑn, əˈpɔn] 和 against [əˈɡɛnst] 的情况与前面讲过的‍ behold 相同,都是兼具重读音节和轻读音节的多音节单词,因此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抑扬格音步。

    四、关于英语十四行诗的音步
    根据目前大部分专家学者的研究结论,公认莎士比亚体式的十四行诗为五音步抑扬格,但是我还没有看到认为彼得拉克体式的十四行诗也是五音步抑扬格的研究结论。就我个人对白朗宁夫人十四行诗的粗浅解读,认为并非全部为五音步抑扬格,而是四音步、五音步交叉的情况居多。‍所以,本人认为,英文十四行诗全部为五音步抑扬格的说法不能成立。

    五、中文十四行诗与英文十四行诗的对应特征
    中文十四行诗作为舶来品,在对应元素相同或者相似的情况下保持英文十四行诗的特征是必要的。例如,诗行,这是国际通用概念;例如押韵,这在中文里也可以做到;但是,英文十四行诗要求每行单词数不多于十个、不少于五个,这在中文十四行诗里就无法对应,因为一个英文单词不一定对应一个汉字,所以,我们中文的十四行诗没必要也遵守这样的规定。至于音步,我认为中文里没有英文意义上的音步概念。到目前为止,我所看到的中文十四行诗所谓的音步就是词组。很多写汉语十四行诗的诗人认为,五个词组就是五个音步。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误解,或者说我们的诗人被误导了。为什么这样说?其实,如果你认真看过我以上的文字就不难得出结论。

    六、结论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无论是英文十四行诗的翻译,还是中文十四行诗的创作,都不存在音步的问题,因为构成英文十四行诗抑扬格音步的基本要素在汉字里不存在,无法形成对应关系。如果你非要说词组就是音步,那我认为此音步(中文十四行诗)非彼音步(英文十四行诗),两者的内涵实质根本不同。关键词如下:
    1、英文十四行诗的抑扬格音步是由重读音节和轻读音节组成的,而汉字没有重读、轻读之分;
    2、英文有双音节和多音节单词,一个单词中就有轻重音之分,就可以构成抑扬格,而汉字都是单音字,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3、最后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诗本身就是自由的元素,没必要给自己套上自制的枷锁。汉字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语言要素无法形成英语诗歌中的音步,我们自己为什么要捏造一个来限制自己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