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念的北京奥运会
(2012-08-21 18:01:58)分类: 生活感悟 |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始了,又结束了。
不知为什么,对这届奥运会,是那么的没有感觉。有博友说,奥运会就是一群需要锻炼的人看一群需要休息的人在场上拼搏。博友丹青姐姐说,中国在奥运会上得的金牌再多,也不是体育大国。他们说的都对,可是我不看奥运会,似乎又不全是因为这个。更多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四年前,亲身参与了北京奥运会,那份激动和振奋,已经全部定格在了2008年的夏天。
想当年(怎么好像一个老奶奶似的?),奥运会召开在即,全北京的商业好像都提前进入了战时状态。安全绝对不能出问题,服务必须要礼貌周到,商场环境必须窗明几净……一线员工每天接受严格的外语和业务培训,见到外国人怎么打招呼,怎么介绍商品,怎么回答问题;管理人员全天现场守候,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上报。那时大家也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不觉得累,等到奥运会开完了,大家同时松了一大口气,才发现如果时间再长些真要顶不住了哦!
奥运会开幕式那天,我和同事们闭店之后回家。离开幕式应该还有一小时吧,亚运村鸟巢附近大马路已经全部水泄不通了。满大街都是人头攒动,路过的汽车被挤在马路中间,先还有车鸣喇叭,不一会儿就彻底熄火,在人海中静静等候。真是从来没见过那么多的人,关键是每个人还都挤在人海里欢天喜地。手上举小红旗的、光膀子在后背上文中国龙的、剃头发做特殊造型的,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人聚集在一起,等待着,等待着。幸好我坐的公共汽车上有电视,可以看到开幕式的准备情况。随着声声礼炮响起,天空中隐隐出现图案(后来才知道那是大脚印),人海中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有幸参与了北京职工文明啦啦队,在一些次要的场次里进场馆观看比赛。有时早晨很早开始比赛,5点钟就要从家里出发;有时比赛结束很晚,夜里12点才到家。有时在露天赛场看比赛,大太阳那叫一个毒;有时比赛中间又赶上雨,冷风一吹嗖得人打颤。总而言之,那可真是一个苦活儿。可是不知怎的,大伙儿没有一个人抱怨,反而个个热情洋溢。印象最深的是在鸟巢看比赛。经过重重安检,进得鸟巢院里,先看见水立方。水立方身上那一个个大泡泡,在灯光的照耀下不断变化颜色,可谓五彩斑斓。鸟巢呢,金红辉映,非常大气、庄重。鸟巢里面,一片面积巨大的草坪,几万个座位,开场前,五星红旗冉冉飘起,几万人同唱国歌。那场面,真的是蔚为壮观!由于看的比赛都不太重要,所以对大多数比赛倒是印象不深。难忘的比赛是残奥会的轮椅篮球,日本队的队员将整场比赛变成了出神入化的蓝球表演赛。人在轮椅上辗转腾挪,轮椅化身为人体的一个部位。现场的观众们忍不住发出声声喝彩!
在主场看奥运会,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国人民的力量;深深地体会到了举办奥运会是国力的象征;深深地体会到了体育的巨大精神力量。同时也深有感触,那就是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自立自强,只能被别人看不起;那就是体育也可以有文化,也可以不那么严肃,身披彩衣、头戴彩发、吹起各式各样的小喇叭,欢乐自己,也欢乐别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有幸亲历了也许是一生一次的主场奥运会,让我对伦敦奥运会还有什么感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