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海要招待西安客人的海鲜

向大海要招待西安客人的海鲜
本文选之《忘却不了的大连福兴》一书“第十四章、改革开放时期的大海”中的‘二、大海让我们共叙友情’中的一小段
大海也是我们老同学集会和我招待远方来客的好场所……
1986年暑假,在我离开西安一年之后,西安技校的老同事贺国志老师出差到大连523厂子弟学校参加核工业地质局技校教育会议。他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第一次到陌生的海边城市。这里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那么新鲜、陌生。我得好好陪着他游览大连南部海边的风光。
我接到他的当天晚上,请他观看了一场当年十九岁世界青年足球杯的足球比赛。当时大连市设为分赛场里,他第一次看到世界级外国人在大连踢球,也是很开心。
第二天他在我家吃完早饭后,我们两人各骑一辆自行车,从大连星海湾的南大亭出发,沿着观光大道——滨海路往东走,边走边观看海边的美景及远处几个小海岛。当走到傅家庄浴场时,他坐在海边的沙滩上休息,看海景。我下到海里,潜游海底捞海物,不一会儿,我捞上一网兜海红和二根海带。他指着海红,惊奇的问:“这黑乎乎的东西能吃吗?”我说:“在西安也有卖贻贝肉干的,那就是这个海红的肉。”回到家后,端上一盘凉拌海带丝,再将煮好的一大盆海红摆到桌子上,海红肉蘸着蒜酱水吃,再喝上一口酒,用大连土话说“血受”。对内陆西安人来说,也是第一次品尝到鲜活海味的下酒菜,感觉海鲜的美味就是好。对于大连人如果买海红招待客人那就让人笑话,太小气了。那是我扎猛子捞上来的海物招待客人,是为了显示我与大海共舞的本事,更重要是让内陆生活的贺老师看到大海给予人们的恩惠。那当时,我们刚从西安调回大连,生活还没有就绪,还象在大山里的地质队一样过着“苦行僧”日子。又借住在石道街北山上,没有商店。我也只好也用”苦行僧”的方式招待客人。如果他现在能来大连,我会请他到星级饭店,品尝海鲜大宴。
《忘却不了的大连福兴里》一书用十年的功夫近三十次修改而写成的。全书24万字180张插图老照片。联系电话13940841856
作者窦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