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盐池里的尖腚长波螺

本文选之《忘却不了大连福兴里》一书的“第十三章、大连南部海湾的变迁”中‘一、大连西南部海湾的变迁’的一小段
今日的星海广场至星海会展中心一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这里是马拦河的入海口,即高尔基路以南的马栏河两岸,是河漫滩和海漫滩的交错地带。
当时,马栏河以西至中山路东边之间的海漫滩,是大连市里唯一的晒盐场。大大小小的方形晒盐池子有好多个。盐池子分为净化海水池、浓缩结晶池。在结晶池里的大盐粒子堆积成小山。净化海水池是刚放进三、四十厘米深海水的池子。作用是让海水中的杂质沉淀、净化,同时太阳光的巨大能量能让海水的水分蒸发,将海水浓缩,增高含盐量。流到下一道工序,浓缩、净化的海水再流到结晶池里继续交给太阳暴晒,直到雪白的大盐粒子出世。右上侧照片网上下载的所示晒盐池照片。
我们几个小伙伴,到那里的盐池里摸波螺。刚放进几天海水,很适合波螺成长。
我们光着脚,挽着裤腿,下到盐池里,用脚探摸,寻找尖腚长波螺。当脚踩到波螺后,再用手抓上来,将死的和空壳丢掉,剩下的活波螺放到小筐里。收获半筐尖
腚长波螺了,就回家。把波螺清洗干净,煮熟后,拿到西岗福兴里大众京剧院小广场及街上去叫卖。二分钱一小酒盅。如右照片所示尖腚长波螺。
随着大连市的城市发展,那捡波螺的盐池子早已废弃了。现在那里已是大连市宏伟的现代博物馆大楼了。
《忘却不了的大连福兴里》一书用十年的功夫近三十次修改而写成的。全书24万字180张插图老照片。联系电话13940841856
作者窦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