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捐躯的出身福兴里高克家兄

《忘却不了的的大连福兴里》一书中”第一章、老西岗区福兴里地区的风貌”中“二、南福兴里大院里的好朋友”
高克家是我少年时期要好的朋友。1952年,他随他的哥嫂住到我们福兴里二号大楼二层南侧一间半房子里,与对门老戴家共用一个堂屋。他家在东屋,室内靠南窗户是一个大炕,他的床是大炕对面的小木床。
他哥仨,他是最小,大哥高克宽是大同街派出所的民警(所长),二哥是铁路警察。他跟着大哥过。他家刚来到大院时,因个子瘦小,当时比我矮半个头,他告诉我,他比我还小一岁,实际他比我大二岁。我们在一起玩,我们非常要好。我上高中了,他才小学毕业,当时他经常让我跟着他到大连世纪街大连铁路分局找他的二哥,二哥就能给他一些零花钱,我也能分享到零食。
1960年,我到长沙中南大学学习。他小学毕业后,也成了大连火车站前派出所一名警察。我们一直保持通信来往。1961年暑假,我回家时,见到他穿了一身警服,腰间扎了一条较宽的皮带,他个子不高,但十分威武。当我要回学校时,他知道我父亲因病不能工作造成生活困难。他一定要给我十元钱,我只好不客气的接收克家兄的助学。当时的十元钱几乎就是我一个月的生活费(学校的伙食费每月十二元五角),他是刚参加工作的小警察,一下子拿出十元钱,也是不容易的。
那次见面后,就是我们俩人永远的分别了。当年的十月份,姐姐来信告诉我关于高克家的噩耗,高克家到旅顺办事时,遇到洪水,被水冲到一个苞米地。一天后才被人们发现。他就这样牺牲在工作的路上。我知道后,站立在遥远的湘江岸边,痛苦的望着北方,怀念我的克家兄。写了一首标题“想念克家兄”的小诗,内容:“童年相伴大海边,人仙相隔梦相牵,克家待我情义深,助我求学记心间。”
1965年我大学毕业回到大连时,见到在大连火车站贵宾室接待员的高中同学慕英时,他向我讲述了高克家的事迹。
高克家曾在全大连火车站职工忆苦思甜的大会上,讲述了旧社会对他家的迫害。他的诉苦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动。他的老家在大连北三县,因受地主的迫害,父母早亡,两个哥哥逃出家门,参加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他一人寄养在农村,吃百家饭生活。经常受冻、挨饿。解放后,大哥找到他,带他来到我们福兴里居住。所以他个子瘦小,十五岁的他看上去也只有十一、二岁。也没有念书,后来在大连上小学,小学毕业就当了一名铁路警察。
1961年八月底,他穿着雨衣骑着自行车,冒雨到旅顺调查案子。在路上,雨越下越大,他的自行车也不能骑了,扛着自行车过一条小河沟时,洪水冲过来,将他连车子一起被卷走,直到第二天在一片苞米地里找到他的遗体。
他牺牲时,才二十四岁。他那暂短的一生,是一个在旧社会受尽压迫的穷人。翻身得解放后,当了一名警察。正为人民,为党的事业而奋斗时,献出了年轻人的宝贵生命。他就是那种具有崇高精神的人民警察,他是我心中的人民英雄。他是我在青少年时期最友好的朋友。他已去世了五十八年,但在我的脑海中永远记住伟大的克家兄。
作者窦玉祥网名老人与海
《忘却不了大连福兴里》一书24万字,书中插图老照片180张
联系电话1394084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