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旧时期小岗子露天破烂市场照片的疑问

(2023-04-24 19:31:01)
标签:

历史

文化

娱乐

        

作者:老人与海窦玉祥

大连老西岗福兴里地区的破烂市场在小日本统治时建在中国人居住的贫民区里小岗子破烂市场,日本人称为“大连小岗子小偷儿露天市场”。解放后被改名为《博爱市场》

由于它是大连最古老的、最大的、最繁华的破烂市场。为此大连的文人墨客总有描写它的文章。最著名大连作家协会前主席素素的《流光碎影》中也介绍破烂市场的起源、发展及盛况的笔墨。

对旧时期小岗子露天破烂市场照片的疑问

仍外那些战败从大连逃回日本的摄影爱好者也将他们保存日本统治下大连一些街景和建筑的照片发给大连有关人员。其中就有署名“大连小岗子小偷儿市场”。这张照片被有关作家及博物馆采用。我看到后,认为那张照片是以假烂真。

2013年,我在网络上和大连出版的有关老街书籍里看到旧时期大连小岗子露天市场照片,照片日本人署名《大连小岗子小偷儿市场》。如上面照片所示。因而被很多人引用,甚至博物馆也有它的一席之地。

单纯从照片看到的是:没有标注照相具体时间和地址。仅从照片看到场地里店铺将旧货摆到街道上,但是人很少,仅见到三、四个人。全部是在很长的街道上店铺及摆设旧货物。货物是从门头房里摆到街道上。那个《大连小岗子小偷儿露天市场》应是街道上店铺买旧货街道市场。另一张网上下载的露天破烂市场。它确实是露天破烂市场。但是它不是博爱市场二区的中心市场。因为博爱市场内场地仅有40X302的空地可以摆地摊卖货,空地周围都是店铺。受场地的限制,不可能像照片里的那个市场无边无际的长度。对旧时期小岗子露天破烂市场照片的疑问


这些两张照片很难与我记忆中的场院形式的露天破烂市场相对应。

那两张《大连小岗子小偷市场》的照片怎能让人相信是我所熟悉热闹的博爱市场二区(大连露天破烂市场)的中心部位露天破烂市场?

如右图我回忆露天破烂市场示意图。

对旧时期小岗子露天破烂市场照片的疑问

1942年我四岁时,我家住在博爱市场二区的中心市场里的小破房里。我清楚地记得那一侧的店铺从东至西依次为王小辫大药房、说书房、我家小破房和两间小饭店,再往西小便道,再西临长春路的小饭铺。场外是长春路柏油大道。整个市场的长度约40米、宽度不会超过30米,不可能有那么长的街面。在上个世纪四十年前的王小辫已是大连名人。就是现在附近住过的七十岁左右的老人提起他几乎无人不晓。这样著名的大药房门前那能有摆摊卖货的?另一个事实是市场内部场地上在平常时没有任何货摊、地摊。而在周日(或者赶集市日)才有里三层外三层卖破烂的地摊。在我绘制的示意图中二区内中心市场外圈店铺没有一家卖旧货的,都是小饭店、药房、说书房、小人书店等。那两张网上下载两张照片里没有大药房、说书屋,就不是博爱市场二区的露天破烂市场。博爱市场卖的破烂都是老百姓家里的旧物,什么都有,臭鞋乱袜子,旧衣物、旧家具、锅碗瓢盆……。摊主也是附近的居民,一个人占不大地方摆摊卖自家的旧货。   

我的疑问那两张所谓大连“小岗子小偷儿市场”的照片拍摄的不是我所熟悉的博爱市场二区的露天破烂市场。

 我的《忘却不了的大连福兴里》一书里描述了大连露天破烂市场从小日本时期的破烂市场到解放后改为博爱市场,再演变到大同街至沈阳路一带的马路市场。直到2004年,它在福兴里地区拆迁后,破烂市场又转移到香炉礁立交桥下马路上的破烂市场的全过程。是为了让后人知道这段历史给大连老百姓带来方便、热闹、淘宝…… 

  我对二区露天破烂市场是有深厚的感情,首先因它是我到大连的第一个落脚地,再是父亲合伙的小酒馆就能养活全家,大伯、叔叔也在那里做生意,让我们全家过着平民的生活。还有我经常听评书,让我长了不少知识,培养了我的口才。现如今,我有时走到这里,看着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就情不自禁的感叹,我的水爆肚小酒馆、王小辫大药房、说书屋和小人书店在哪呢……

(窦玉祥的《忘却不了的大连福兴里》一书24万字老照片插图180张,电话13940841856

作者窦玉祥  网名老人与海  2023424日中心修改发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