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夷岩茶--名枞梅占

(2012-02-04 13:32:35)
标签:

茶叶

武夷岩茶

乌龙茶

高山茶

正岩茶

中国茶叶

杂谈

分类: 痴茶缘

武夷岩茶--名枞梅占

【名称】名枞正岩梅占
【等级】一级名枞
【外形】茶条壮实、色泽褐绿稍带暗红色
【干茶】乌褐中带绿,有光泽,有不太明显的霜,条索紧结弯曲,
【火候】中火炭焙,出焙后还带有一丝淡淡的火香味
【汤色】涂黄或橙黄,味厚香醇
【口感】滋味浓厚,回甘润喉岩韵明显,口味稠和,是茶之上品
【耐泡】茶叶耐泡,10泡之后仍有内涵
【品种】乔木型,中叶类,中芽种。芽叶生育力和持嫩性较强。

http://s13/middle/6c808b6egb81cd4bafd7c&690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11048Moa.1-aqX10.4-4xJYFC&id=15368772880


关于梅占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但都与“梅占百花魁”这句诗有关,清香的茶配上高洁的诗句,成就了一代名茶

一种是清道光元年前后,芦田有一株茶树,树高叶长,但不知其名。有一天,西坪尧阳王氏前往芦田拜祖,芦田人特意考问王氏那株茶叫名。王氏不知,一时答不上来,抬头偶见门上有“梅占百花魁”联句,遂巧取“梅占”为其茶名

http://s11/middle/6c808b6egb81cd5409cda&690

  另一传说相传明末清初,住在安溪芦田的一对夫妇,在那里垦荒辟壤,辛劳耕种,渐渐生活走向了富裕。夫妇二人诚心礼佛,心地十分善良,富裕后,经常拿出米粮来周济周围的穷人和来往的过客。然世事往往难遂人愿,这对夫妇虽身体康健,但是四十出头,仍无儿女承欢膝下,让人好不伤感。
    一日,一个远方游僧到夫妇家化缘,夫妇二人像往日一样热心接待。僧人吃完了斋饭,便对二人说,施主生活富足,心地善良,为何眉宇之间有隐隐忧伤,难道生活还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吗?二人见僧人似乎不同寻常,应是有道高僧,跟他说说原委或许能得到指点。于是夫妇俩便向这和尚告诉了原由。和尚听完,点点头说,原来如此。说罢便起身悠悠而去。夫妇俩原本以为他能给自己指条明路,谁知竟是二话没说,心中好不失望。
    过了不久,一天夜里夫妇进入梦乡,一佛陀托梦说,在村后的老虎岭有两棵山茶,摘回煮饮,能除病根,定得贵子。这夫妇从梦中惊醒,互相讲述,两人竟然做了同一个梦。翌日黎明两人就迫不及待的起来,扛着锄头,提着竹篮,到后山老虎岭去寻找茶树。在山岭顶端,他们遥遥看见,两株山茶,在黎明的日光中展现着诱人的身姿。夫妇俩把茶摘回煮饮,连续数日,整个人的精神似乎好了百倍。第二年,二人就生下了一个胖大小子,夫妇俩笑逐颜开,村子里的人也为他们高兴。
  

http://s4/middle/6c808b6egb81cd59247a3&690

在孩子满月的时候,这对夫妇摆了十多台酒席,宴请乡里亲朋,并请大家一起品茗。为了把茶发扬光大,他们把茶种送给乡邻去栽种,并讲述了这茶的来历。大家听后都啧啧称奇,纷纷问茶树的名字如何。夫妇俩说,这茶是偶然得之,实不知道名字,还请大家取个相称的名字,不枉了对我们的恩德。大家见还没取名,都报上一个个名字来。什么“仙佛”、“春佛”等,但不是很令人满意。这时一位乡里秀才站起来说,我看就叫“梅占”吧,“梅占百花魁”,既是对今日小孩前程的期待,也是对这株灵异茶树的赞誉。夫妇一听,觉得不错,大家都赞茶好名美。从此,“梅占”就这样流传至今。

      还有说法是相传有一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天气酷热,安溪县芦田三洋村有一位种田汉杨奕糖,正在百丈坪那片山里种地瓜。突然,有一位挑茶苗的老人气喘吁吁地来到他的身边,连个招呼也没打,就叉开双腿,蹲下去想舀田水喝。杨奕糖连忙喝住:“老兄弟,田水脏不能喝,我这里还剩下一碗稀米粥,你吃吧!”说着,马上到田头倒来了一碗稀米粥,恭敬地递给那位过路的老人。这位“过路客”也许是赶远路,又饥又渴,一时连话也说不出来,双手接过冷米粥,咕噜噜地喝个净干。这时觉得眼睛明亮,精神大振,连忙去担子里取来了两株茶树苗,送给奕糖,感激地说:“兄弟,没有什么可报答你,这两棵茶树苗,你种下吧!”连个名字也没留,又急急忙忙挑着担子赶路去了。
      杨奕糖接过树苗,怕被太阳晒死,就顺手种在那阴凉的水沟旁。过了几天,两棵枯死了一棵。杨奕糖感到十分可惜,就把剩下的一棵,挖回去种在自家屋角。由于日夜细心管顾,长得很快,枝粗叶茂。到了采茶的时候,他就另外采制。开头,数量很少,但冲泡后,韵味特别,又香又甘。杨奕糖便切枝扩种,以后又同样制出了别有风味的好茶。消息一传出去,邻居和村里人都争相登门品茶。但一问起这是什么茶,谁也辨不出说不来。村里有一位二十六岁中举人的读书人,名叫杨飞文,一听说也赶来品茶,乡亲们都夸他“肚里有墨水”,要他为这茶命个名。杨飞文细看了茶叶,考究了茶花,发现叶和花都是向四边开瓣,形状像“独占花魁”的梅花那样美丽,味道也像腊梅开花那样香,便命名为“梅占”。以后,“梅占”茶上了“茶谱”,乡里和外地茶农就作为一种独特的品种四处扩种,“梅占茶”也就驰名各地

http://s7/middle/6c808b6egb81cd647c3d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