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奥卡姆剃刀
奥卡姆剃刀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60,160
  • 关注人气:3,4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移动互联网盘点与展望

(2014-01-04 11:01:15)
标签:

2013

移动互联网

盘点

通信世界网

it

    当后人研究历史,回顾我们当前所处的阶段时,一定会感慨这是个通信方式日新月异的时代,过去几百年的跨度,口头和书信的通信方式并没有大的变化,而拜信息科学所赐,我们现在是一年一个样。“家里没有什么都不能没有网,出门忘带什么都不能忘带手机”已成为很多人的共同感受,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的结合而形成的“移动互联网”,成为了2013年最大的亮点,它让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人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在有手机信号的地方,我们就在互联网上。

 

    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光纤通信是其最重要的支撑技术之一,传统的电缆与光纤相比,是羊肠小道与高速公路的区别,中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搞遍布全国的“八纵八横”光纤骨干网,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巨资投入,已构建好了信息高速公路的核心基础。还有一个人们并不熟悉的重要支撑技术,那就是分组交换,传统的电路交换的特点是独占,好比是把道路封闭后只让一辆大拖挂上路运货,而分组交换是把货物分装到很多小货车里,让它们与其它车辆一起使用开放的公路上,并自动选择最畅通的行车路线,这样的行车效率就会比封路方式大幅增加,但小货车有可能先发后至,需要在目的地等候并按次序重新排队,甚至个别小货车可能跑丢,其可靠性和实时性不如传统的电路交换。

 

    与光纤信道不同,移动通信依靠基站采用的是无线通信方式,无线信道与光纤信道相比,在速率上是侏儒与巨人的关系,而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空间利用率的巨大不同。通过光纤入户方式为某个小区接入互联网,再密集的住户每家接入一根甚至多根光纤,在空间上都丝毫没有问题,而基站与某部手机之前的电磁波辐射是占据几乎整个空间的,只能通过复杂的技术进行有限的路数增加,因此通信界有个说法:有线信道终归是无限的,无线信道终归是有限的。

 

    如果一个基站可同时建立1千条无线通路,那它可以为1万个甚至更多的手机用户服务,因为整天煲电话粥的毕竟是少数,1万个用户中同时通话数过千的情况比较罕见,可以不用考虑这种极端情况,当遇到高密集人群集会时,增派机动式基站车就能解决问题。少量信道可支撑更多用户,全世界运用商的规划都是基于这种概率分析而制定的,但移动互联网却对这种传统的无线接入模式提出了挑战,并在2013年引发了微信收费风波。

 

    微信等即时通信应用有个特点,个把分钟就要向网络推送下状态信息,供你的好友查看你是否在线,对于基于光纤的实时在线的计算机网络而说,支撑这种周期性的心跳信号是很容易的,但对于基于无线通信的手机网络就非常不同了。手机从待机状态调整为与基站通信状态,有着非常繁琐的过程,仅仅沟通上后基站发出调整手机功率的信号,就有上百次之多,微信周期性的心跳信号会给基站网络带来很大的负担。手机微信用户好比是饭店顾客,频繁喊服务员,每次都要加粒花生米,一个服务员本来可以同时服务10个台子的,就这样被你一个人给占用了,一天还就只挣了一盘花生米的利润。

 

    按流量收费而不计接入次数,这本来就是电信运营商自己制定的规则,在新出现的移动互联网面前吃了哑巴亏,这也怨不得别人。实际上,电信运营商的收费标准也不全是根据流量,而是根据业务来制定的。例如打一分钟电话和发一个短信都收一毛钱,70个汉字的短信不过2千多比特,仅是一分种电话流量的1/500。短信业务因方便快捷而深受用户喜爱,成为了运营商的重要收益点,但免费的微信出现后,运营商就被釜底抽薪了。

 

    移动互联网这个大方向不可逆转,运营商的传统收益点被互联网公司逐步吞并也是事实,他们也想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上重找收益点,但即使在拥有信道管理权的强优势情况下,他们在互联网经营中却总是没有起色,多年的实践证明,运营商搞不好互联网应用。

 

    用公路运营的例子来类比,运营商铺好了公路,一边收过路费,一边自建车队搞起了客运,结果服务水平比不上专业的客运公司,钱都让人家赚走了,自己却因过路费纠纷而招来一片骂声。基于这种情况,运营商高层提出的未来之路就是“智能管道”,把流量资源承包给互联网公司去经营,虽然很多运营商员工并不甘心,但这个趋势恐怕难以逆转。

 

    1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发了TD-LTE的牌,这对用户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对电信运营商来说,却几乎注定是个增速不赠收的结局。如果用户以前手机每月上网费是100元,4G后提速了20倍甚至更高,用户并不会掏2000元,他还是只掏100块,因为他的收入没有变化,上网预算也是基本固定的,他会对4G时代的网速有很大的心理期许,并开始无法忍受以前的网速,但却不想为此而多花钱。4G时代提速是必然的,流量费降价也是必然的,运营商仅靠卖流量是多挣不到钱的。

 

    面对4G的宣传,用户的反应要慢半拍,4G基站还远未部署完善,特别是因为全分组交换体制,前面提到的分组数据包先发后至和重新排队的问题,导致了通话的延时问题,有专家称延时最多可达5秒,这当然是无法容忍的,根据运营商老总的乐观估计,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尚需半年。

 

    2014年,将是移动互联网大发展的一年,也将是互联网商和电信运营商相互角力确定新格局的一年,用户们大可不必急匆匆地换4G手机,4G成熟还早得很,可以淡定观望,只有用户才注定是最终的赢家。


【注:此文已发表于《通信世界网》寻路2013专题】

2013年移动互联网盘点与展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