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北齐娄睿墓<鞍马出行图>

(2016-10-11 11:20:51)
标签:

山西文物

严禁出国展览的国宝

北齐楼睿墓

鞍马出行图

http://p3.pstatp.com/large/3270004b38df1501779

文/韩静

在我前面《寻访山西》系列文章中,有一篇关于画马的记述,所写就围绕娄睿墓壁画展开,但是当时手头资料有限,因此只是在外围剖析了娄睿的身份和北朝壁画的一些基础知识,鉴于这幅壁画处于山西文物界十分重要的地位,再次发文进行完整的详细解读。

一 上个世纪太原娄睿墓的惊天大发现

具体的发掘故事,本文就不再重提了,有兴趣的伙计可以翻阅前文《北朝杨子华画的马在半夜可以听到嘶鸣声》。

北齐娄睿墓,位于太原市区南郊晋祠的边上,这个村落叫王郭村。地处汾河以西,悬瓮山以东,老辈人传说这处大墓藏的正是北朝名将斛律金,后来真相大白。

发掘清理工作是从1979年4月开始的,前后历时共21个月,时间跨度达两年。参与的单位不仅仅有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太原市文管会,甚至还包括山西古建研究所、山西博物院、山西美术家协会和西山矿务局等。

娄睿墓面积比较大,南北主向长21.3米,有15°斜坡。仅仅甬道全长就达8.25米,由天井分为前后两端。

http://p1.pstatp.com/large/3260004b3892291bd54

这里虽然屡遭破坏,但是仍然保留了海量的随葬品,总数达870多件。其中陶俑占大多数,足有610件之多,涵盖镇墓武士、文官、女官、女侍从、女仆俑、役夫俑、骑马武士俑、骑马文吏俑、伎乐俑等多个门类,可以说,北朝墓中常见的陪葬俑,娄睿墓几乎齐备,此外,还有大量其他精美的文物存世,现存山西博物院。

二娄睿墓壁画的解读

众所周知,娄睿墓之所以出名并不是因为陪葬器物众多,而是壁画。

在墓四周壁上全部绘制有巨幅壁画,少部分因为年代久远,遭受了自然和人为的破坏,有部分范围的脱落;有的画面被浸染,有的石灰层剥落,甚至还有土层塌方的地方,保存下来的万幸还属大多数。

整个墓葬,现存壁画71幅,共约为200平米。

http://p3.pstatp.com/large/2f3000705be35e7472d

壁画非常关键和重要,主要原因就是填补了我国北朝时期绘画历史的空白。

著名的画家吴作人先生夸赞娄睿墓壁画,说它:

“使干百年来徒凭籍志、臆见梗概的北齐绘画.陡见天日,使中国绘画史,犹长河万里,源流更汇支流,空缺得以证实。

从布局来看,壁画共分为5大区域:

出行图和回归图、仪卫图、宫廷生活图、升天图、祥瑞图。

其主要内容,又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用写实的手法,真实再现了娄睿作为北齐的东安郡王,戎马生涯倥偬的一生,他作为贵族世家显赫的身份和奢华的官宦人家日常生活场景,其中的鞍马人物图是整体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第二部分,采用比较写意或说想象的手法,描绘了娄睿死后升天的空虚幻境,采用大篇幅刻画了獬豸、方士、莲花、辟邪、凤凰、卷草、荷花、摩尼宝珠、青龙、白虎、神兽、雷公、十二生辰和天象图等想象中的东西,表达了对灵魂世界的一种遐想。

娄睿墓因为身处北齐王朝,承接北魏的佛教兴盛传统,整处壁画都透露出了浓浓的宗教氛围。

归结来说,从实物描绘到虚幻场景,从人间烟火到神话传说,这里俨然是一座层次丰富、手法多变的北朝壁画杰出艺术殿堂。

http://p3.pstatp.com/large/3260004b3a64b32fa12

(手机横屏查看)

三 壁画细节欣赏

首先来看这幅《出猎图》。壁画由八个人和三匹马构成,是北齐贵族外出狩猎的写真;画中人物,头戴弁帽,足蹬黑靴,开领长袍,飘然带风,每人都身带强弓,一个个身材飞扬。

http://p2.pstatp.com/large/3260004b3ce9c1f6124

中间的主人翁端坐马上,双目前望,两手持缰绳,缓缓而行,一派雍容气度。他身边的几人,则动作各有不同,有的朝前望去,有的左顾右盼,还有的看向来时的路。众星捧月般围绕着老者,整个画面虽然人物众多,但是繁而不乱,密而不拥。

那么这种构图方式,其实就是北朝画派的一大发明。东晋大画家顾恺之说过:

“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眼睛)中。

这说的就是在作画过程中,每个人物盯着不同的地方看,恰恰就能真实的再现狩猎的这种闻风而动的气氛,把高度警惕的一种环境给惟妙惟肖的刻画出来,由他们的神情,一眼看去便知人物轻松地郊游心情和狩猎的高度关注。

再看这幅画中的马,是一种矫健有力、生机勃勃的样子,显示出了其作为动物的灵动性,把马的俊逸给高度还原了。

这种画法极大地区别于汉代画马那种比较粗犷、凝重、沉重的形象,把动物真实性的那一面给表现了出来,让画中的动物也具有了自己的特点。

熟悉北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山西大同曾经出土了大量北魏贵族墓葬,而在海量的陶俑、石刻中,北魏时期的动物也呈现出高度写实的特点,这就是北朝雕塑、绘画技艺的一次飞跃。

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昭陵六骏》,其实唐朝就是承接了北朝文化的重要一脉,早在数百年前就已经有了端倪,并非是突然出现的,这就是艺术史的延续和变化。

http://p3.pstatp.com/large/2f3000705ffadc81294

在《鞍马导引图》中,刻画了两匹惊骇之中的马。我们可以看到,马的眼睛看向上面,仰头在嘶鸣,它颈部的鬃毛根根竖起,前蹄高高跃起,全身的中心开始向后方倾斜,作者把这种情况下马的动作变化非常准确的表现了出来。

四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当然NO!

唐代张彦远作《历代名画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绘画通史作品,详细的记载了在他之前的370余位画家的作品和生平,是一部绘画史“百科全书”,这本书对某位画家是非常推崇的,他就是北齐的宫廷大画家杨子华。

http://p9.pstatp.com/large/3270004b3dd15c190f7

据记载,杨子华是北齐世祖高湛(公元561年-265年)的一名宠臣,官至员外散骑常侍,此书记载:

“尝画马于壁,夜听啼啮长鸣,如索水草;图龙于素,舒卷辄云气萦集。世祖重之,使居禁中,天下号为画圣,非有诏不得与外人画”

实在是够牛了吧!

http://p3.pstatp.com/large/325000000f58862e121

(手机横屏观看)

杨子华名气虽大,但其实没有什么真迹存世,现存一卷宋临本的《北齐校书图》,是我们今天唯一能知道的杨氏卷轴,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我等也只有期望壁画早日修复完整,方能一睹北朝画马神技(韩静)。

Ps.若你看到有意思或喜欢的山西古建,也可以发我,我们一起关注山西文物,大美山西,等你来看

【马上订阅 关注山西珍稀文物 触摸古中国之美】

http://s4/mw690/001Zbk5hzy75qrWQ2eD33&690
[亦文亦物]为头条号签约作者,本文首发今日头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