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占星的逻辑  之三

(2013-09-25 20:19:01)
标签:

哲學

星座

心理學

彭定軒

占星

分类: 占星学与逻辑、心理学、练金术

占星的逻辑  之三

量子占星/彭定轩2013年版

 

晴朗的新月夜空中,闪烁着成千上万的星星,乍看杂乱无章的繁星中,认真观察之下这里可以「看出」一只狮子,那里可以「连出」一座天秤,似乎隐藏着各式各样的图样,或称模式。西洋占星堪称最古老的哲学理论,是基于天上如是地下亦然as above so below的「天人相感」思想上,在人类历史上超过四千年,体系于两千年前完备,依循发展至今。

占星的逻辑 <wbr> <wbr>之三
人类透过占星学的观点,从十二星座的单纯原型,到排出满布符号的诞生盘(Natal chart),从简单的分类法,到复杂的星盘诠释艺术。无论是西洋现代占星、古典占星或印度占星,各种占星理论派别,依不同的参照数据,都可架构出许多种关于「地球人事」的象征模型,来做分析、推演及预测。


占星学的诞生及发展,可说是基于人类的本能习性,「无法忍受『不确定』的未来」,时时对于自身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怀有探知、预测及防范的心理,浮现出「风险评估」的意识,因而产生「预知未来」的需求之下出现的。


 人类基于大脑皮质的高度发展,自古便有「如果这样做…之后会如何」的理性思考,各大古老文明在启蒙后,不约而同,都开始对天上星辰,以自身文明特有的神话故事,赋予个别的象征意涵。以「公认」的指标作为参数,建立一套理论体系,并以系统的「规律性」变化为指引,预见未来发展的结果或状况。


在古希腊文明兴起的数百年间,各派哲学名家辈出,西洋占星在「天人相感」的原始信念下,更奠定其「理性思辨」的哲学逻辑性。原本亚里士多德的古典逻辑,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或陈述,都可以用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是即非的「二元项」来表达。

一、同一律,事物跟其自身相等同,「自己」不能「不是自己」。

二、矛盾律,事物不能同时「是」跟「不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三、排中律,事物只能有「是」或「不是」两种状态,不存在其他中间状态。

占星的逻辑 <wbr> <wbr>之三
例如问说:你今天吃过饭了吗?可用古典逻辑来思考:只能是「有」或「没有」,不可能既「吃过」又「没吃」,不存在任何模糊地带。

不过这一套法则,在人类的生活及行为中,却难以完全适用,因为一般人日常所遭遇的问题,及对事物发展的陈述,常是模棱两可,甚至模糊不清的,只能以「模糊逻辑」来表示。


例如继续发问:你吃饱了吗?这时可以回答:吃饱了或没吃饱。如果再问:你吃多饱?这时就必须回答:六分饱、八分饱、十分饱……等。当然关于吃饭的问题,可以只用古典逻辑来思考,只作出「饱」或「没饱」的回答,不理会到底有多饱的问题。


但是,如果换成其他问题,譬如女人问男人说:你觉得我美不美?有多美?你爱不爱我?有多爱?等问题时……这时就只能用「模糊逻辑」来思考并回答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