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金术(Alchemy)与占星学(Astrology) 之一

标签:
占星行星星座命理宮位 |
分类: 占星学与逻辑、心理学、练金术 |
炼金术(Alchemy)与占星学(Astrology) 之一
量子占星 / 彭定轩2013年版
「金子!黄澄澄!闪亮亮!珍贵的黄金!只要一点儿,就可使黑的变白、丑的变美、错的变对、卑贱变高贵、老人重返年少、懦夫成为勇士……」莎士比亚在其悲剧「雅典的泰门」,用生动的语言,勾画出黄金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黄金如此可爱,自古至今,无以计数的智者、魔法师及自然哲学家,前仆后继,穷毕生之力,想要「点石成金」!
西方炼金术(Alchemy)的起源,可回溯至古希腊,约公元前四百年起,因希腊城邦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建立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使埃及的亚历山德拉(Alexandria),成为东、西文明汇萃之地。当时基督教尚未出现,除了亚里斯多德、柏拉图等希腊哲学外,当地盛行各种教派、占星术等神秘思想,其中融合了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B.C.580至500)及诺斯底教义(Gnosticism)等,后世称为「赫密斯主义」(Hermeticism)的,为其中主流。
炼金术的基本观念,乃亚里斯多德哲学:「宇宙中所有存在,皆是由某种『唯一』物质所构成。」,唯一就是「第一原质」,又称纯质料或以太(Ether)。万物各有不同的「质料因」及「形式因」,质料是物体的本质,形式是物体的表征。无论何种动物、植物、矿物等,都是「第一原质」加入了不同的「质料」及「形式」,所产生的「表面现象」,如果转换其「内部成分」,自然能变成另一种不同的东西!
亚氏认为所有物质都是四大元素构成,而「火土风水」是由「第一原质」,再加上「冷热干湿」中的两者形成的,其中热和冷相互对立、干和湿相互对立,因此不能相互混合。
因为风是由「纯质料+热+湿」、而火是「纯质料+热+干」,如要将「风变成火」,只要把其中的「湿换成干」即可,其余以此类推。因此,炼金术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哲学观」,从质料中除去不要的形式,加入特定的形式,就能随心所欲转化各种物质!
古代炼金术之所以在埃及兴起,是因当地有数千年「冶金」的经验,在法老王坟墓中,发现堆积如山的金器、玻璃、合金及人工宝石,证实当时冶金工艺的水平。同时需要不断研发神奇药剂,才能制作「不腐」的木乃伊,促进当时化工业的发展,由考古证据,埃及的化学技术,可能是自两河流域传来的。
德国考古学家1938年在巴格达近郊遗迹,发现了一个高约十公分的陶瓶。瓶中有一根细铁棒,在其周围配备铜片铜线。考古学家透过现代化仪器分析,认为要需浸泡在某种酸性溶液中,还原实验后,竟发现接在铜在线的灯泡亮了起来!原来他们竟在公元前三百年的文明遗迹中,发现了一个电池制品!
在冶金技术发达、化学知识先进的社会背景,加以人类对黄金不渝的钟爱,透过占星学等神秘主义的氛围,逐渐形成一种半宗教半魔法的思想,各方条件水到渠成,号称能将「贱金属变成黄金」的「魔法工艺」,炼金术应运而生。
公元三世纪时,有「众智者之冠」的埃及炼金术师索席摩斯(Zosimos),指出炼金术理论的一个重点,是要制造出一种能带来变化的颜料或魔粉,就像现代化学的触媒转化剂一样,片刻之间,将贱金属变成黄金!
一般认为这种「触媒」是无机物,像盐或矿物质一样,当然绝不会是普通矿石,而是极为珍贵罕见之物,就是小说「哈利波特」第一集中,众人觊觎的焦点宝物「魔法石」,也是炼金术中的关键,称为「贤者之石」者(Philosopher`s stone,又名哲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