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实录 (于永正)
(2018-10-18 16:43:09)
标签:
转载 |
于永正《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实录
课前谈话:唱了一段京剧
教学过程:
师边板书,边讲写字要领。(棒字注意三横,撇捺长些)
找学生读,点评:“洪教头”的“头”能读轻声
通过预习,生字能读准吗?
出示:昼 踉跄 劈 恼 睬 羞
指名读。
生评价“踉跄”不读轻声
“踉跄”的意思,打开书看。(栽倒、没有站稳脚跟)
师:他查过字典。她说的是自己的理解,都对。
师:提醒“恼”字的偏旁,板书 生跟着书空,先两点,后中间,指导写字。
羞,一撇要长长地撇出去。写横当中细一下。
生:描红后再临写。
师:这一课有好多多音字。请生读。
出示:两人差人押着林冲来到柴进庄上。
理解什么是差人。(不是做官)
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
理解禁军(保护皇上的军队。宋朝的正规军)
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
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拔草寻蛇的招式。
生:连起来读一读。
师:把多音字读准,生字认得。读书不成问题。你读了几遍。
生:8遍。
师:两字,自觉。谁来把课文读一读。其他同学眼看书,耳朵听。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生:2句。
师:句号要停顿。示范。语调要变化。
生:练读。
师:再请原来读的同学读,是不是有变化。
生:读。
师:遭受陷害,是什么感觉?谁来读出感觉。
生:读出感觉。
师:到目前为止读得最好。谁读第二段。
生:读第二段。
师:读得很好。最后一句,要注意柴进是有身份的人。范读。“正好,请洪教头一起来坐坐。”
生:再读。全班齐读。
师:谁读下面一小节。
生:读第三段。
师:“便去上首坐了。”上首是尊贵的客人坐的。
生:接着读。
师:没有把林冲、洪教头、柴进三人的语气读出来。三人身份、地位、经历都不一样。等会儿再读。
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读得不错,但“来来来”读得不够。等会儿你就知道怎样读了。
生:读第五六自然段。(奖励你)
生读时, 于永正老师将话筒递到学生嘴边。
师:权且作为彩头。
生:就算当作奖品。
师:打赌。不是福利彩票。本来没有彩头。
生:生接着读第七自然段。(拔草寻蛇的拔读错)
师:纠正。
生:“扑”的一声。
师:还有点儿说评书的味道。嗓音好,声音像。知道评书吗?
生:一人在台上说,许多人在正面听。说水浒传、说红楼。
师:两个说评书说得最好的,一男一女,知道吗?
生:?
师:林冲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班长过来,我知道同学们怎么说?(悄悄地说给班长听)你觉得林冲这个人怎么样?
生:武艺高强的人。
师:问班长我是不是这样说。因为一眼就看出来了。三年级学生也会这么说。武艺超群是不是就是好汉,就是英雄?林冲还是个怎样的人?(又说悄悄话)
生:是个谦虚的人
懂礼貌的人
师:深藏不露。这一眼也可以看出,不用思考。武艺高强,不到几个回合就打败洪教头。有礼貌,请生再读一读。
生: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起身让座。
师:武艺高强,有礼貌,是好汉。但在林冲身上,他的为人,最可贵的是什么?请大家认真地默读第三、四、七自然段。在字里行间找一找,想一想林冲的为人,人品、性格,与梁山的其他好汉不同。静下心来读,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字。在宁静中,在思考中。读而思,思而读。
生:默读。
师:林冲说的一句话,他的一言一行,告诉我们他的为人怎样?表现在他身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一边读一边划,作记号,做了,就会引起你的思考。读书好习惯。
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林冲连说“不敢不敢”,你觉得林冲的为人怎么样?其他同学耳朵听,眼睛看,脑子想。
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请教了。洪教头说话什么语气,后面什么标点符号?表现洪教头怎样的人?再看林冲的为人和人品怎样?
生:读第七自然段。
师:一个气势汹汹,把火烧天,进攻的姿势,一个防守的姿势。
生:接着读。
师:林冲只是拿起棒来一扫。在他的为人处世中,性格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不是其他人所比,也非其他梁山好汉能比。一个字概括。
生:“忍”
生:沉
生:快
生:稳。
师:再读,读三、四、七自然段,课文里有,出现好几次,只有会思考的人才会发现。思考最重要。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有想出来了吗?
生:让。
师:板书,让是一种美德。大家看,一个让字概括了林冲的为人和人品,一个忍,不能算是好汉。人品是最重要的。请大家读第三自然段前五行。
生:齐读。
师:高度概括,但有好多种的让。读的五行,写的是什么让?前面加个字。
生:加一个谦字。
师:这里还不到谦虚。是出于一种礼貌。
生:礼让。
师:齐读。
生:林冲转身一看――
师:是不是出于一种礼貌。这种让是礼让。听老师读下面的,下面是一种“让”。
这是一种什么让。试想一下,如果林冲是鲁智深、武松,会怎么样?
生:打他。
师:出言不逊,出口伤人。污辱人格。这是一种什么让?
生:忍让。
师:这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非常了不起,这是一种什么胸怀,境界,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可林冲忍了。
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你看洪教头气势汹汹,卖弄自己。大叫“来来来”。林冲“只好”了,划出来,从“请教了”三个字当中,从“只好”这一词当中,这又是一种什么让?
生:谦让。
师:谦让,这又是什么胸怀。刚才被骂得狗血喷头。他牢记一个字,做人要让。后退一步,海阔天空。记住这些至理名言。还有谁没读书。(送话筒,扶肩)
生:读第七自然段。
师:读得好。注意这个字,我把它写下来。“扫”。
生:读。
师:林冲见洪教头脚步已乱,没有劈头盖脸地打,而是扫。看插图。
生:看。
师:林冲的棒是贴着地面扫过去。从“扫”字当中,你又能看出林冲这是什么让?
前面洪教头如此无礼,气势汹汹,非把林冲结果了。可林冲没有以牙还牙,而是一扫。用的劲大吗?劲大会怎样?
生:会打折了。
师:从后面可看出。
生:灰溜溜地走开了――
师:他还能爬起来能走,足见林冲用劲不大,没有朝死里打。难了。听于老师读。
生:听。
师:知道这是什么让了吗?举手太少,再读。
(没有急于将答案告知,而是引领学生步步深入,披文入境。)
生:再读。
师:这又是什么让?举手告诉大家都在思考。
生:退让
师:林冲把棒一扫,只是打倒,没有打伤,没有以牙还牙,手下留情,见好就收。手下留情叫什么让?
生:故让。
师:什么叫“故让”。
生:故意让。
师:后退一步天地宽。这是什么让?
生:宽让。
师:得饶人处且饶人。林冲的为人中,最突出的是一个让。这就叫英雄。小说是写人的,因此我们要读懂小说中的人。
出示: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让是一种美德,让是一种胸怀,让是一种境界。林冲作为80万禁军教头,他真的是一个英雄,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人品高尚,让人称道,流传至今。小说是写人的,读小说就要读人。看一看洪教头吧。洪教头是坏人吗?如果不是,原因告诉我。
生:他不是坏人。
师:哪儿看出。
生:柴大官人的师父。
师:还从哪儿看出?
生:从第七自然段,洪教头恼恨林冲――不比武,直接抢银子。
师:是啊,不用比武学生多可爱,思维不同于大人。还从哪儿可看出?
生:满面羞愧,灰溜溜的走开了
师:知道羞耻,不是坏人。一个人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真因为林冲如此礼让、谦让、忍让、宽让,洪教头才会羞愧。洪教头回家心里一定很不平静,请大家写几句话,题目是《洪教头内心独白》,内心一定会说,唉,我啊――写几句话。他一定会将自己也林冲作个比较。枉为柴大官人的师父啊。内心独白,发肺腑的。
生:写。
师:内心独白更好。
(应同时结合林冲当时特定的地位和身份来理解。应视人、视事、视景而让,不能一味地无原则退让。同时,用退让比生造出来的“宽让”好,也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退一步天地宽。自己不逞能,不斗勇。)
师:巡回。念两遍,大声念。
生:生念。
师:虽然少,但写得不错。写好了吗?指定三个同学。
生:(让学生发现同伴的优点。)
师:看看对林冲和洪教头是不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生:傲慢,无地自容啊。
生:一再忍让,骂得狗血喷头,真不做……痛改前非,以林冲为师,后退一步天地宽,牢记这句至理名言。
生:林冲如此,不该不该。
师:80万,想置他于死地,真不知天高地厚。
生:他那么有礼貌,真是一个君子。
生:小鸡肚肠。真丢脸,该换一副新面孔。
师:不要把话说得那么明白,含蓄一点。掌声送给他。
这是《水浒传》里的故事,108将,个个性格鲜明,令人难忘。林冲是一让再让,最后无路可退,逼上梁山。对坏人毫不留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