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溶剂油市场解析

(2018-11-15 16:49:55)

2018溶剂油市场解析

200号
今年普通溶剂油市场萎缩,尤其普通溶剂油市场大致萎缩了近四分之一左右,具体原因,就是因为环保检查,使得一些小型化工厂停产。

但是,没人会想到今年,进入九月份,200号溶剂油市场价格涨,目前,国产200号价格突破7000元/吨,比6号及120号高出近1000元/吨。

更令人惊叹的是,200号市场平均价格已比60%正己烷高出300元/吨

早知道200号这个价,还费什么劲干个什么正己烷啊。这种情况让以正己烷为主的生产企业情何以堪。
    国标200号是油漆不可缺少的稀料,有种说法将来水性漆会取代油性漆,但是,我觉得十年内还是取代不了的。这和说新能源汽车会取代燃油汽车一样,一时半会儿是取代不了的。

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几年或十几年。
  船舶用油漆,建筑用油漆,仅这两个品种就代不了,目前中国已进入大造船时代,船舶用漆需求将会猛增。

建筑用漆更不用说了,中国每年高铁高速都在大建特建。

所以,这两个品种几年内不会被取代,因为,没法取代,目前油性漆还没有找到比200号更适合的溶剂油。

有人会说D40系列某个品种可替代国标200号,但是,D40系列价格上可能还要高于200号,呵呵,现在就连加氢碳九都是紧俏货,只要是这一石油链上的品种近期都紧张。

植物油抽提溶剂

简称为窄6号,因为馏程是相对于宽馏程6号而言比较短,所以又称为窄馏程。

植物油抽提溶剂被广泛应用植物油浸出,在植物油萃取中,是仅次于60%正己烷的第二大溶剂油,主要用于植物油浸出,香料色素萃取工艺,以及其他中药提取,还应用在化工溶剂,胶黏剂,农药及电子件清洗等等。

目前各大生产企业,都把植物油抽提溶剂的馏程定在(62-72),这个馏程已大大优于国家标准(61-76),在植物油萃取行业,有很大一部分厂家选取植物油抽提溶剂来作为自己的溶剂。

国标植物油抽提溶剂全年总产量约13万吨,代表厂家金陵石化,长岭石化,高桥石化等,植物油抽提溶剂仅用于植物油浸出萃取一项,全国每年大致需求量在5万吨以上。

6

6号溶剂油还有一种,就是6号宽馏程。

其馏程为60-90,简称宽6号,现在主要应用在工业产品中,万能胶橡胶合成过程中的溶剂。

其实,宽6号溶剂油,是我们国家较早应用在植物油浸出上的溶剂,也是国家最早颁布标准用于浸出的溶剂油,当时,宽6号溶剂油在植物油浸出行业占绝对统治地位,那时候,很多厂商根本就不知道什么的正己烷或窄6号溶剂油。

6号的国家标准是GB16629-1996,虽然,在当时窄6号国家标准GB16629-2008标准实施的同时,GB16629-1996应该废止,(当时规定可以延长一年)但是,作为6号宽馏程一直没有出新的国家标准,而当时的窄6号,新标准GB16629-2008又不能同时满足6宽号的检测条件,所以,宽6号标准很多厂家沿用至今。

个人认为,宽6号标准的废止,应该是在植物油浸出行业的废止,而不应该涉到其他化工行业。

目前,生产国标宽6号溶剂油的厂家很少,除宁波中海油大榭石化外,再就是近期山东清源石化了。

个人认为宽馏程6号市场需求还是相当巨大的,尤其应用在胶黏剂行业中,宽馏程6号比窄馏程6号有着天然的优势,虽然,现在很多胶黏剂厂家是采用窄6号溶剂油,那是因为没有办法,市场上现在宽6号太少的缘故,因为很多时候,窄6号溶剂油因为馏程短,所以,所含组分毕竟不足,这样溶解力就大打折扣。

6号在做万能胶的应用上,起主要溶胶的成分是甲基环戊烷和环己烷,而甲基环戊烷沸点在72度左右,环己烷沸点82度左右,这两个化学组分对于溶解有较强作用。

虽然,国家标准规定窄6号馏程为61-76,但是,大多数厂家做为了迎合用于植物油浸出用,已把馏程做到62-72,这就使用于溶解力部分的组分少了或没了。

当然,也有一部分厂家是为了加大120号溶剂油的收率,而不愿意切取宽6号。还有就是市场价格问题,理论上宽6号没有窄6号价格高。

就生产来看,如果以石脑油为原料加工宽6号,因为馏程宽,所以成品收率多,从初馏点60,切到干点90,那么成品馏程很可能为63--87,是非常标准的宽馏程6号溶剂油,而之后的120号溶剂油的初馏点很可能在93左右,这不影响120号溶剂油的质量。

D系列

2018年是D系列溶剂油终于迎来大爆发时代,全国5-6家企业相继上马出货或产能扩充产能,未来还要有更多厂家上马出货。

D系列作为新型环保溶剂油被越来越多的下游企业认可接受,D系列溶剂油今明两年是行业发展峰期,而且,看着气势,在明年很有可能要超越或取代部分普通溶剂油。
  不过,我看取代是取代不了,这就像当初窄6号溶剂油要取代宽6号溶剂油一样,现在宽6号依然活跃在市场,而且需求一点补比窄6号少,至少在植物油浸出行业D系列是取代不了6号溶剂油的。

目前,就市场来看,D系列溶剂油和普通溶剂油销量几乎是平分秋色。
  但是,普通溶剂油的指标也在不断提高,今后D系列和普通溶剂油长期并存,互为补充。

未来发展,可能是普通溶剂油的6号偏重于植物油浸出行业,D系列某品种偏重于化工行业。当然,由于普通溶剂油品种没有D系列溶剂油丰富很可能处于下下风。
  由于D系列某几个品种生产原料和航煤一样,所以,未来航煤也可能紧张。
  D系列溶剂油上马的企业多了,市场自然货源就多了,最终大家拼的还是价格,所以,D系列溶剂油明年的利润会大幅下降,最后利润点和普通溶剂油一样,希望行业内各位朋友早做打算。

虽然,未来还有十多家企业有D系列溶剂油上马,但是和普通溶剂油厂家还是不多,因为仅在山东一省普通溶剂油生产厂家就30家。山东作为溶剂油生产大省,对推动溶剂油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溶剂看山东,山东溶剂看东营。”在这里对山东地区的溶剂油行业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正己烷
  已经连续三年,在每年进入8月以后,正己烷市场便开始出现供应紧张局面。
  具体原因如下
  1.油脂浸出行业进入需求旺季。
  每年8月份开始到春节期间是油脂浸出行业对溶剂油需求增加的时间,大豆,玉米,菜籽,花生等油脂企业全面开工,正己烷作为主要溶剂需求全面提升。
  2.化工行业进入需求旺季。
  下半年也是聚乙烯,橡胶,医药,清洗等对正己烷需求量明显增加的时间段,尤其聚乙烯行业正己烷需求量逐年大幅递增。
  3.全国主要几家正己烷生产企业检修停产。
  大部分生产厂家检修都在下半年,下半年是传统的炼厂检修季节。正己烷炼厂的检修,大部分随着上游石化炼厂检修而检修。因为上游原料企业停产了,他不停也不行。
  4.石脑油供不应求。
  作为溶剂油主要原料的石脑油大部分进入乙烯生产和重整料生产。加上各大炼厂的检修集中在8-9月份,造成了石脑油进一步紧张短缺 
  石脑油的供应紧张,也直接导致了其他溶剂油如6号,120号,200号和其他溶剂油,如D系列溶剂油供应紧俏,价格飞涨。
  5.地缘政治国际原油大涨。
  由于中东地区战事不断,美国制裁伊朗,俄罗斯和沙特联合限产,以及美国国内因素,今年国际油价大幅度攀升,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也使得石脑油和大部分溶剂油进入调和油行业。

也是石脑油紧张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6.煤制正构轻烃量少。
  虽然煤制油的稳定轻烃作为溶剂油原料的一个有效补充,但是,部分煤制油企业没有把稳定轻烃正异构分开,这也间接导致煤制正己烷和煤制溶剂油原料短缺。目前,煤制稳定轻烃正异构分开的只有内蒙古伊泰和山西潞安。

所以,正构稳定轻烃产量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虽然,从去年开始有新的正己烷企业上马生产,但是,
  一是产出的产品质量达不到市场要求。
  二是产量也很有限。
  三是煤制正己烷在油脂浸出一项还替代不了石油正己烷。
  以上是今年正己烷市场紧俏的原因。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目前质量好的正己烷产量无法满足现阶段市场的需求。
  正己烷需求行业的转变。

正己烷每年市场需求大致在20万吨左右。
  正己烷的需求正从传统油脂浸出企业向化工行业转变

化工行业正己烷的需求量已经从过去的三分之一到现在与油脂浸出企业平分天下,甚至已超过油脂浸出行业

油脂浸出行业今年正己烷大致需求量9万多吨左右。

由于今年受中美贸易战影响,预计2018全年中国进口大豆将减少近1000万吨,预计在8600吨左右,如果按照平均0.8个油耗计算,今年进口大豆浸出所需60正己烷为6.88万吨。

国产大豆油和菜籽油,再加上少量花生油和葵花籽油,及部分玉米油还有色素香料等,60%正己烷合计用量,每年估计大约在1.4万吨左右。

低温豆粕企业和大部分玉米油企业每年80正己烷需求量大致1万吨左右。

而化工行业每年正己烷用量超过10万吨

橡胶行业每年正己烷大致需求量为6万多吨,其中顺丁橡胶占3.2万吨,丁苯橡胶占2.1万吨,溴化橡胶占0.83万吨

聚乙烯行业每年正己烷需求量大致为2万吨。

医药中间体每年大致为2万吨。

医药用正己烷大部分为97%正己烷。

橡胶,乙烯应用主要是80%正己烷。

就目前来看,80%正己烷市场还有每年至少2万吨的缺口。

60%正己烷,全年基本达到供需平衡,只是在个别季节由于某炼厂检修会造成短时间缺货。

为什么近几年正己烷需求行业有所转变呢。
  这是因为中石油,中石油等国有企业正己烷需求已经从过去的自己生产内供改为外采。 
  中石油和中石化等国企生产的聚乙烯,橡胶,催化剂等所需正己烷,前几年都是企业自己生产供给自己用,或者系统内调配给其他所属企业,俗称内供或互供。一般内供正己烷我们不计算在市场需求里。
  近几年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企业加速优化改革,剥离了一些无利润和低利润所属企业,就正己烷来说,在大炼化企业里基本就是个小项目,所以,中石油中石化企业里的正己烷取缔停产是情理之中,原因也很简单,这个品种产能小,规模小,人力大,属于浪费资源。
  之后,企业所需正己烷一律外购,而且是竞标采购,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中石油中石化何乐不为呢。
  以前本来是中石油中石化自己生产正己烷,自用后还能有一部分流入市场,现在,所需正己烷全部要外供应,这就是化工行业正己烷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
  2018年正己烷新增厂家

盘锦大力,内蒙古伊泰,内蒙古聚实科技,内蒙古伊泰宁能,山西潞安煤制油。

现在内蒙古伊泰已经出货,其他三家预计明年能出货。

其中,除盘锦大力外,后四家是均以生产煤基正己烷。

正己烷市场还是比较火爆。

但是,我还要说明一下,毕竟,这几家大部分都集中在内蒙古,地理位置不占优势,因为,中国的溶剂油市场大部分都在华东和华南,两地区占到全国近70%的市场份额,这样面临就是运距太远了,大大增加了产品成本,这个问题也是目前所有北方溶剂油企业面临的同样问题。

正己烷新增年产能

盘锦大力:正己烷1万吨。

内蒙古伊泰:正庚烷0.95万吨,正己烷0.72万吨

内蒙古聚实(设计):正庚烷0.78万吨,正己烷0.6万吨

内蒙古伊泰宁能(设计):正庚烷1.2万吨,正己烷0.95万吨

山西潞安(设计):正庚烷0.95万吨,正己烷0.72万吨

韩国SK进口:正庚烷0.25万吨,正己烷0.2万吨

韩华道达尔进口(预计):正庚烷0.2万吨,正己烷0.1万吨

除去盘锦大力,产的都是高含量正庚烷和正己烷。

新增产能和原有产能,全年累计,高纯正庚烷是6.31万吨,高纯正己烷为4.83万吨。

这个产量就已经非常非常大了,因为,每年实际高纯正庚烷大致需求也就3.5万吨左右,正己烷也就在3万吨左右,如果赶上市场行情不好,二者合计需求量也就在5万吨左右。

很显然,已经供大于求了,未来,一旦所有企业都开工生产,那么,高纯度价格会大幅度下跌,届时,立马有的企业会停产不做了,退出高含量的市场,即使你不想退出都不行,你都别无选择,因为,市场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原料了。

目前,煤基正构稳定轻烃产量就那么多,新上马的煤制油企业虽然很多,但是,没有把正构和异构分开,因为,只有正构烷烃才是生产高纯产品的最好原料。

国内4家新上马企业,每年高纯正庚烷新增产能4.08万吨,新增正己烷3.09万吨。

也必须强调一点,现在,在这些新增企业没有出货前,国内高含量是缺货的,尤其正庚烷,每月大致缺货在1000吨左右。

还有,因为正庚烷相对于正己烷的稳定性更好些,所以,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正庚烷来替代正己烷了,也正因为如此,未来高含量97%正己烷价格还会继续下跌,用量会逐步减少。
  正庚烷作为溶剂油市场的一个小品种,从未被忽视过。
  作为医药中间体,市场需求量并不大,但是,正庚烷却非常引人注目。
  产品品质的提升让人惊艳,市场上,从含量97到98到98.5到现在的99只用了一年时间。

而价格则越来越平易近人。
  正庚烷产品质量的提升和价格的合理还要归功于煤化工的蓬勃发展。
  虽然,国内今年又有这么多煤基高含量正庚烷正己烷上马开工,但是,品质不行啊,不是说国内企业生产不了品质好的产品,而是他们不愿意去生产,这里有人为的原因,也有原料的原因,还有生产设备的原因,我个人认为还是主要人为的原因。

国内以煤基为原料生产正己烷正庚烷质量不稳,一批一个样,也就是说这批非常好,下批质量就一般般了,很有可能还不合格呢,而进口的产品,几乎是几年不变,非常非常稳定,这就是我们国内做市场和做人的差距。

还有,目前,国内以煤基原料生产的高含量正庚烷和正己烷,每家多多少少都有硫和苯的残留,有的残余还很大,溴值也高,而且不知名的杂峰也很多,而进口的产品是没有硫和苯的。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国内生产高含量产品大部分都用煤化正构烷烃为原料,说实在的,这个原料已经非常好了,但是,也含有少量苯、硫,只是相对较低而已。

而国内大部分生产厂家在生产高含量产品时,就是把原料拿过来直接精馏切取,所以,产出成品后,成品里面必然会有苯和硫的残留。

对于成品含有苯硫这个问题,目前只有两个解决办法。

一是降低原料苯、硫,做到苯和硫彻底去掉,不过,目前各大煤制油企业都还做不到。

二是必须进行二次加工脱苯去硫。

简单介绍一下脱硫脱本工艺

目前行业内比较通用的就是加氢法。

先说苯,原料中的苯,经过加氢生成了环己烷,环己烷含在了成品中。

原料中的硫,经过加氢后生成了硫化氢,硫化氢和催化剂(氧化锌)反应生成硫化锌和水,硫化锌和水留在了反应器里,等到催化剂失效后,更换。

这里的水,是微量的,可以排出。

煤基正己烷

煤基正己烷和石油基正己烷,理论上二者在应用上没有任何区别,只是目前煤基原料产出的低含量正己烷里戊烷、丁烷含量要高很多,其他杂峰就更多。

煤基正己烷之所以在下游应用中出现了某些瑕疵,主要体现在某些个别60%--80%正己烷上,这是因为某些炼厂的设备和技术和原料问题。其主要原因,我个人认为是戊烷、丁烷清除得不够彻底,因为,煤基原料的轻组分含量确确实实比石油基要多。

正因为煤基正己烷相对于戊烷、丁烷含量稍高,所以,在植物油浸出过程中出现了溶耗偏高现象。并且,还容易出现浸出不彻底,粕内油脂残留过多现象。

溶耗高,说明轻组分含量过多,挥发快。粕油脂残留多,说明煤基正己烷重组分过多,而且还有很多不明组分,影响了浸出。

未来加工煤基正己烷的炼厂,会在生产正己烷过程中降低戊烷、丁烷含量,以及减少重组分含量。所谓正己烷的重组分,就是指环己烷至正庚烷这一馏程中的含量。

我个人认为现阶段,单纯的煤基60%80%含量正己烷,暂时不适宜用于植物油浸出,尤其在南方夏季高温天气,煤基正己烷容易出现气泡现象。

但是,煤制正己烷应用到其他化工领域暂时还没发现问题。

必须说明,煤基产出的正己烷含量更高,目前,国内97%以上正己烷和正庚烷原料来源,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煤化工原料生产。煤制正己烷发展到现在也就三四年时间,所以大家要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

煤化工做为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将在中国能源可持续利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今后20年乃至更远时间里重要发展方向,这对于中国减轻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均有着重大意义可以说,煤化工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

 

本文观点仅代表俊杰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大家谅解。

 

谢谢大家!

 

 

俊杰

2018.10

 

       2018118日隆众南京溶剂油高峰论坛发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简单生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